23期
神国管家Kingdom Stewardship

包进信仰,吃出生命

【雙手打造敬拜】哈餃子的故事

采访╱林敏雯

攝影╱林敏雯、阮炫梅

宋中魁與張同凝夫婦,善用神所創造的食材,
帶領員工做出一道道養生、美味的餃子餐,
端上桌給客人享用的同時,
也一併呈上他們對神、對生命的敬重。

歡迎光臨「哈餃子」!


柔白蕾絲窗簾框出明亮的窗,窗裡柔白鏤花桌巾鋪陳,如空白畫布,顏色一點一點揮灑上。桌上小花瓶裡粉綠葉片托住粉紅康乃馨,大小容器裡佈滿墨綠、深紫、橙黃。


這是一間畫室、藝品店?還是咖啡吧、烘焙坊?


臺灣新北市新店區的三民路上車如流水,若不放慢腳步,可能就會錯過這爿店鋪。推開白木門,一邁步,猶如愛麗斯掉入仙境,弦樂詩歌伴隨暖暖馨氣,把時間定格。


「歡迎光臨『哈餃子』!」老闆宋中魁豪邁的聲音迎接每一位客人。


是的,這是一家餃子館。


但這館子不單賣餃子,還賣養生之道,還賣信仰。


為什麼叫「哈餃子」?老闆娘張同凝說:「第一,我來自哈爾濱;第二,吃了健康美味的食物會哈哈笑;第三,哈利路亞讚美創造主。」


這是館子名字的緣由,亦是店主經營的信念。

搭起美味關係,鎖住幸福記憶


接連幾個下午,每到附近小學放學時間,就有個小女孩佇立「哈餃子」窗外,雙手擋在眼眶旁,要探探究竟。一天,女孩拉著爸爸進來,坐上靠角落的3號桌。同凝遞上菜單,介紹套餐裡包括的水果馬鈴薯沙拉、鮮菇湯,加上彩蔬餃或水晶餛飩。


爸爸說女兒硬要來「白雪公主的家」吃看看。餃子上桌,只見爸爸背著手,單看女兒吃得津津有味。


細心的同凝瞧在眼裡,心底明白爸爸酌量開銷,寧可讓女兒獨享美食。那時已過用餐時間,客人不多,同凝到桌旁和父女倆聊聊。她自然地提起:「今天廚房研發了幾道新菜,想要知道客人的反應和意見,可以請您們幫忙試吃嗎?」


不一會兒,裝盛涼麵、餛飩、雞湯的小碟小盅陸續上桌。爸爸舉箸,嚐了,臉上頓時綻放笑容。忙向站在一旁的同凝說:「好吃,太好吃了!」


父女互相為對方挾菜,顧不得食物燙口,忙不迭一口又一口。氤氳中同凝彷彿再見到多年前哈爾濱老家,大年夜裡全家齊聚包餃子的場景。


窗外鋪天蓋地的白雪,灑上紅色鞭炮屑;屋裡蒸氣騰騰,剁餡的韻律宛若迎新的鼓聲。和麵、皮、填餡、捏緊,大鍋水在灶上咕嘟咕嘟……


在物資拮据的年代,白麵和肉均非一般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對出身醫生世家的同凝而言,家族包餃子的傳統,是喜慶和富足的象徵。「從小就覺得包餃子是件非常喜悅的事。」她回憶著說。


不僅如此,餃子還成為「銜接人際關係」的橋樑。


文化大革命期間父親入獄,母親總是帶上香菜餃子前往探望,讓牢友在陰暗監房裡,得到一點溫暖和盼望。


同凝自己在下鄉那幾年,用上了修習的針灸和醫學常識,幫助當地農民。鄉人以請吃餃子回報,同凝也挽起袖子一起皮。之後復學進入醫學院,也常帶著南方來的同學一起回家吃餃子。

▲一個哈爾濱醫生怎麼會到臺灣開餃子館?因為她遇見臺商宋中魁!

大陸新娘,臺灣媳婦


但是,一個哈爾濱醫生怎麼會到臺灣開餃子館?因為她遇見臺商宋中魁,場景是雨夜裡廣州的飯店。


同凝南下出差,長長一天工作結束,回飯店用餐。接連幾天的雨,讓旅人更覺寂寥。不知道為什麼廚房遲遲未能上菜,只見另一桌的男客亦是形單影隻,兩人就這麼攀談起來。


中魁那天穿著縐巴巴的襯衫,長褲淋濕了,鬍渣大概有三天長,落魄的樣子和一般風光體面的臺商極為不同。原來他的行李遭劫,身上只有一點現金和證件。爽朗的同凝主動提出「借」條褲子給中魁,縱使留下地址電話,她也不指望對方聯絡。


幾個月後,這個萍水相逢的男子居然再次出現,不僅歸還所借之物,還繼續魚雁往返。在臺海兩岸交流方興未艾之際,同凝與中魁的戀情持續加溫。不顧家人激烈反對,同凝放下事業、親情和熟悉的環境,成了臺灣媳婦。


愛情雖甜美,無法解決文化差異和糾結的姻親關係。脫下醫生的白袍,換上碎花圍裙,同凝得背負鄰里間對大陸新娘的鄙夷眼光,對婆家也不願放下身段來服侍,只有敬而遠之。中魁常年外出經商,身邊無親無戚的同凝倍感孤單。


一天同凝帶著孩子上街途中,經過新店行道會,隱約聽見詩歌飄送,便進門探個究竟。沒想到〈耶穌恩友〉旋律響起,淚水再止不住,明明是完全陌生的地方,怎麼就讓她覺得回到家了。初聽師母講解路得記裡美好的婆媳關係,她感到好奇、興奮、感動,好似發現新天地。


同凝決定打開心門,邀請耶穌進駐生命,漸漸與婆婆成了好朋友,妯娌姑嫂關係也改善。中魁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也開始一起到教會。

不只謀生,還點燃「新希望」


誠如詩歌所述,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花香長漫。受到金融風暴波及,中魁的事業進入一段幽暗期,迫得同凝含著眼淚拿出包餃子的手藝,做為謀生工具,直到中魁找到工作,家中經濟情況稍穩定。


包餃子不再為糊口,同凝將生產餃子企業化,以此教導才離開監禁生活的更生人,讓他們習得一技之長,成為重進社會的新希望。


沒料到小小餃子工廠為同凝開啟一道福音的門。當臺灣法務部知道這位大陸新娘、臺灣媳婦的專長,甚至邀請她進入牢獄高牆內傳授料理。同凝一本過往行醫時的細心、條理,整理、編制出四十道麵食、小菜、滷味的食譜。


每週五天、每天七小時,為期五週的課程結束,結業典禮還邀請受刑人家屬參加。一位八十歲的老伯母在同凝面前跪下道謝,因為六十歲的兒子那雙販毒、吸毒的手,竟然第一次做出食物給母親吃。


不僅餃子讓人吃了感動,同凝對事對人的尊重讓她化身為福音代言人。與更生團契合作,她甚至進入愛滋牢房,一面教授料理一面傳遞信仰。同凝開始體會,當她把餃子奉獻給神,如同福音書裡以單純信心獻出五餅二魚的孩子,奇妙大能的神不單沒讓她自己餓著,還使多人蒙福。


臺北佳音電臺舉辦「創意年菜」比賽,同凝再次以包餃子絕活,拿下第一名。中魁恰於此時失去工作。兩個人禱告,深感神引路要他們建立自己的事業,於是決定開設餃子店。開店並非只為謀生,他們祈願以此為傳揚福音,彰顯信仰的基地。

上等食材,養生餃子


新店區繁華喧囂,吃食店比比皆是,要在合適的地段找店面並不容易。一天行經三民路,看見一扇破舊門上貼著「出租」,夫婦倆覺得地點合宜,大小適中,便開始打聽。但是周邊店家卻一再勸告,「這地方不好,什麼都做不起來」。中魁和同凝看了裡面腐朽的裝潢,楞住了,但隨即禱告,既然建造房屋的是耶和華,他們還需要擔心嗎?


整修期間,他們禱告什麼工人就什麼工人來,用了極少的費用和時間。十坪大小的空間,分劃出食物製作、烹煮、用餐區域;面街的大窗釘上白色蕾絲窗簾,桌上鋪著蕾絲桌巾。同凝在構思時,一定是想著哈爾濱家鄉的白俄風情。


一整面白牆透出柔和光澤,沒有一般館子慣用,寫著招牌菜色的紅紙條,讓單獨一張巨幅海報更顯突出。


綠芹菜、紫甘藍、紅青椒、黃南瓜……,十幾種蔬果絢麗鮮艷,簡直是畫家的調色盤。海報不為裝飾,是為了教導。

▲悅人眼目的蔬菜是造物主所賜的禮物,「哈餃子」相信吃了健康美味的食物會讓人哈哈笑。


曾是醫生的同凝學過營養學、預防醫學,知道飲食對健康影響甚大。而現代人生活忙碌,對三餐只求便捷,哪能堅持一天裡全穀、蔬果的攝取量?如何讓顧客們在一頓餃子餐中,得到均衡的各類營養,成了同凝的考驗與使命。


一般餃子餡裡蔬菜量有限,而且通常在和餡之前把菜汁擠出,免得出水糊了餃皮,菜裡的水溶性維他命和植化素因此流失甚多。同凝研究又研究,嘗試再嘗試,終於開發出以十穀全麥餃皮包出三色水晶餛飩及十蔬七彩餃。


當中魁、同凝向顧客介紹餃子時,他們便會指向牆上大海報,說明餃子裡包含了紫甘藍、紅蘿蔔等等。這些悅人眼目的蔬菜是造物主所賜的禮物,讓人們吃了增強抵抗力、抗氧化,從內而外散發活力。


店裡選用的上等里肌肉和魚肉、沒有經過漂白的干貝等,都是五星級餐廳檔次的食材;只用不泡過藥水的蝦仁,並以臭氧淨化水洗菜和烹煮餃子。


「哈餃子」的堅持,背後有個神學觀。「為什麼把這麼好的東西呈給客人?因為神先把兒子給了我們。」老闆娘同凝如此相信。

優質餃子,優質員工


「哈餃子」不僅牆上張貼多彩營養的蔬果海報,製作出多彩美味的吃食,還可看見店裡員工頭上常繫有多彩亮眼的絲巾,為再傳統不過的餃子,增添一點異國風情。她們,絕大多數是外籍新娘。


同凝離開大陸成為寶島媳婦,體驗過異鄉人的孤單與苦處,這些年來看見來自東南亞的外籍新娘,在語言不通、風俗相異的環境中努力生存。當「哈餃子」開張時,她和中魁定意給她們工作機會,盼望藉由對家裡的經濟貢獻,得到家人的尊重,也為她們營造一個彷如「娘家」般的安全港灣。


理想雖美好,但開店營業檯前檯後,多少大小瑣事需要全力以赴?這些越南、馬來姊妹們不識中文字,一公斤多少克也不知道,怎麼教她們什麼餡裡需要哪些蔬菜,肉和菜的比例,等等等等?


走進店後的工作間,見到廚房也張貼了一張大海報,海報上也是各類蔬菜,只不過這些圖片是同凝從報刊雜誌上剪下來,為了「以圖示意」省去文字說明。她也耐心地重複教導食材清洗、儲藏,甚至個人衛生習慣。

▲店裡堅持選用五星級餐廳檔次的食材,也使用淨化水洗菜和烹煮水餃。

▲牆上掛著多彩的蔬果海報、及畫家寄放的黑白色系畫作,營造出獨特的飲食空間。


這並非僅只技術傳遞,而是表達對客人的敬重。食物吃進肚腹中,不但為求飽足,更影響健康。若非誠心準備,再好的食材、再美味的食物,只能帶來傷害。經手的每道菜都是一件藝品,包含巧心設計的每一個「零件」,經過細心熟練地組合,再清爽雅緻地呈現在客人眼前。中魁和同凝的理念,是讓每一位客人的身、心、靈得益,他們也如此要求員工,如此對待員工。

▲每道菜彷彿都是一件藝品,清爽雅緻地呈現客人眼前。


「員工會議」就如同小組團契,先以詩歌暖場,又拍手又搖擺,氣氛熱鬧活潑。桌上擺滿精緻糕點,一面享用,中魁和同凝一面感謝大家。他們讚美各人的優良表現,也提出缺失一起檢討,好尋求改進良方。同凝若曾對員工動怒,也主動道歉。最後以禱告結束,祈願神繼續幫助、賜福店裡每一成員。


中魁和同凝堅信,他們不但講求優質餃子,也講求優質成員。因為神先愛人,賦予人祂的形像樣式,不論出身,每一個人都是神眼中的寶貝。


去年端午節前,店主夫婦思量該如何犒賞員工。發放禮金雖實用,卻少了一份心意。再說這些姊妹家境都不富裕,從未曾享用什麼好東西。他們決定送進口的大櫻桃,鮮潤、飽滿的紫紅果實,捧在手中沉甸甸的,還未入口,就已嚐到甜美滋味。


臺灣餐飲店鱗次櫛比,要在其中生存一定得有獨到之處。「哈餃子」講求的三優──衛生優、服務優、品質優,打響知名度。玻璃窗上貼滿客人回應的小卡:「太好吃了!」「我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餃子!」「孩子本來不吃蔬菜,卻把十蔬餃吃光光!」


2009年莫洛克颱風帶來嚴重災害,「哈餃子」還製作拌上同凝親手調製醬汁的蔬菜麵,送進災區,讓災民在「八八麵」裡吃到均衡營養和爽口美味。


「哈餃子」的宋中魁與張同凝,帶領員工善用神所創造的食材,以手誠懇做出食品,端上桌給客人享用時,也一併呈上他們對神、對生命的敬重。

包餃子是他們敬拜的方式;這爿食鋪,是敬拜的聖殿。

蔬菜餃金點子
1. 切蔬菜時刀要利,直上直下切,切面越小越好。
2. 放少許橄欖油輕拌蔬菜,封住切面。
3. 鹽加在肉泥、魚泥內,而不直接加在蔬菜上。4. 小量拌料。


记者小档案

林敏雯,投身文字事奉,专注写作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