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期

以教育服事神——访李刘桂美校长

/ 在教育領域中遇見神 /

供圖/李劉桂美

▲James Leitch小學慶祝2015年農曆新年。李劉桂美(圖中)與學生合影。

許多第一代華人移居海外後,往往受限於語言、文化等障礙,不曾夢想進入主流社會擔任要職。來自臺灣的李劉桂美(Mary Liu Lee)於二十幾歲時,和當時擔任宣教士的夫婿李天祥從臺灣移民美國。年輕的她初至北美時,曾因不適應而失落、憂傷,後來在神的帶領下,定意不論環境如何,都要以喜樂的心迎接每一天,成為上帝賜福的管道。數年後,她進入一所公立小學擔任教師,並勇於承接重任,於2011年3月出任美國北加州Fremont知名的James Leitch小學校長,領導以白人為主的教職員,為美國的公立教育注入神賜給她的視野與影響力。

恩師開拓生命視野


李劉桂美生長於南臺灣美濃一個淳樸的工農家庭,父母盡心盡力拉拔七個女兒及惟一的兒子成長,雖然對兒子期望甚高,對女兒們的發展則採順其自然的態度,並未刻意引導、栽培。


「這一生中,影響我最深的是老師。」在高雄女中就讀時,李劉桂美遇到一位影響她生命方向的國文科莊老師。莊老師是一位基督徒,非常重視生命傳承,常和學生分享生活見證,鼓勵他們閱讀好書。高中期間,李劉桂美便在老師的引導下,接觸了《荒漠甘泉》、《人子》,以及杏林子的散文等。莊老師開啟了她的生命視野,她立志將來也要成為一位影響生命的良師。


高中畢業後,李劉桂美如願考上臺灣師範大學,主修教育,副修英語。從小,她的生命目標就是讀書、升學、出人頭地,討重男輕女的長輩歡心;然而,如願成為一流大學的新鮮人後,她卻覺得心中有一股說不清楚的空虛,經常自問:甚麼是生命的意義?人為甚麼要活著?

▲全家福。李劉桂美(左三)與夫婿李天祥(左二)、大女兒Natalie(左一)、二女兒Rebekah (右一)。

成為家族的祝福


為了加強英文能力,她接受室友邀請,參加由內地會宣教士帶領的英文查經班。那位室友渾身散發令人羨慕的喜樂氣息,而宣教士們無怨無悔的付出更令她感動。為甚麼宣教士們願意放棄在美國的高薪工作與舒適生活,遠渡重洋,在陌生的海島上默默付出生命中最精華的時光?為甚麼他們能夠這麼滿足、快樂?李劉桂美渴望知道原因。


成長過程中,每回她看到基督徒高舉著標語牌站在路邊,上面寫著約翰福音三章16節經文:「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她總覺得那些人很愚蠢。然而,加入查經班一年後,有一天她讀到這節經文,心裡竟被深深觸動。她向神做了生平第一個禱告:「如果祢真的是神,可不可以進到我的心中改變我,使我內心不再空虛、驕傲?」


一位堂哥的驟逝,促使她決定受洗,成為基督徒。她的這位堂哥於就讀大學時信主,成為家族中第一位基督徒。這對篤信傳統民間信仰的家族來說是大不孝的行為,長輩們難以接受。後來堂哥因車禍去世,許多教會會友南下出席葬禮,訴說她堂哥令人懷念的美好品格。


她的叔叔,也就是那位堂哥的父親,被教會會友的愛心感動,不但不再反對基督教,甚至說自己早逝的兒子是家族的祝福。堂哥的離世對李劉桂美造成很大的影響,她決定以堂哥為榜樣,成為全家族的祝福。

▲李天祥、李劉桂美與孫兒Jethro。

暫別教職,負笈他鄉


師大畢業後,她至高雄苓雅國中任教,擔任英文、國文,以及心理輔導老師。當時學校依學業成績將學生分成「資優班」、「普通班」、「放牛班」。「放牛班」的學生往往被貼上貪玩、笨、不努力等標簽,被師長、同學,甚至自己輕看。這種將學生分等級的做法,令李劉桂美非常困惑、失望。


她花許多時間和「放牛班」的孩子建立關係,傾聽他們的心聲,並依據他們的需求設計教材。孩子們和她建立了好感情,下課後常擠進輔導室,向她傾吐父母吸毒、離家,甚至家暴等不為人知的傷痛。陪伴這些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她發現自己對有特殊需求,如自閉症、學習障礙、過動症等孩子特別有負擔。


在苓雅國中任教期間,她和在「福音總動員會福音船」服事的宣教士李天祥相識、相戀,攜手成立家庭。1982年,李天祥決定到美國攻讀神學,李劉桂美於是辭去教職,和夫婿遠渡重洋。赴美後,李天祥在神學院攻讀道學碩士,她則主修基督教教育。為了深入比較美國公立學校教育與基督教教育的異同,她於神學院畢業後,又至加州州立大學東灣校區攻讀教育碩士。


李劉桂美回憶,雖然她大學副修英語,並擔任過國中英文老師,剛到美國的頭兩年,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對家鄉與親人的思念,以及經濟上的需要等,仍壓得她心頭沈甸甸地。


雖然心情低落,她仍堅持每天禱告、唱詩歌、讀聖經。當時OMF宣教機構的宣教士孔保羅(Rev. Contento)經常關懷、鼓勵他們夫妻倆,此外,她常收聽由時任達拉斯神學院(Dallas Seminary)院長的牧者Chuck Swindoll主持的廣播節目,有一回 Chuck 牧師以腓立比書第四章第4節經文勉勵聽眾「要喜樂!」這篇分享深深觸動李劉桂美,她決定不再因離鄉背井而憂鬱,而要憑信心常常喜樂。

投入美國主流教育


李劉桂美移居美國北加州時,華人移民尚屬少數,第一代移民想進入美國主流學校擔任教師並不容易。然而,James Dobson(Focus on the Family 創辦人)一篇鼓勵基督徒投身教育,在世界上做光做鹽,影響下一代生命的講道鼓舞了她。神透過那篇講道打開她的視野,呼召她勇敢踏入美國主流教育系統。雖然困難重重,但她決定回應呼召,勇往直前。


1992年,位於Fremont的 Forest Park 小學成立了中英雙語教育課程,已按部就班獲得教師資格的李劉桂美順利取得這份教職,成為該學區第一位中英雙語老師,並出任召集人。


由於校長大力支持,中英雙語教育在該校逐年擴展,校內華人面孔的雙語老師也日漸增加,不料卻引起某些主流教師的反彈。


有些老師擔憂雙語老師將威脅他們的職位,有些老師則認為孩子既然在美國成長,小學階段只要學好英文就行了。此外,由於華人家長常慷慨捐贈電腦、書籍等給雙語班,使雙語班的資源比其他班級豐富,也引起了某些老師的批評與嫉妒。原任校長退休後,接任的校長經常冷言冷語地否定雙語教育的價值,使得雙語班老師的處境更加艱難,擔任召集人的李劉桂美更是背負沉重壓力。


那段日子,以賽亞書四十章31節的經文:「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給予她很大的安慰與力量。


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禱告,她對未來漸漸有了新的藍圖:「進入普通班任教,深入美國主流教育,學習成為教育領袖。」為了達成目標,她重回校園取得校長證書,並且申請進入沒有雙語教育的小學擔任普通班老師。

擔任公立小學班級老師


離開雙語教職後,李劉桂美先至Weibel 小學任教一年,當時的校長Bailey女士勤奮、堅定但和藹親切的工作態度成為李劉桂美的榜樣。她向神禱告:她盼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一位兼具溫暖親切與堅定能幹特質的校長。


隔年,她轉至同一學區的Gomes小學擔任四年級和五年級老師。在Gomes任教四年半期間,她認識了許多關心她、常為她禱告的基督徒家長。這所學校有許多華人學生,但老師幾乎都是白人,華人家長見到學校裡來了位和他們同文同種的華人老師,大多對李劉桂美非常尊重與信任。


李劉桂美在臺灣時便非常關懷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至Gomes任教後,她接納許多被其他老師拒收的自閉症、選擇性失語症、過動症等孩子至她的班上,真心愛這些孩子,鼓勵他們發揮神在他們身上的計劃與才華。一位已進入大學的女孩曾告訴李劉桂美,她對當年李劉桂美邀全班學生在教室裡「露營」,建立友誼與團隊合作精神的往事一直念念不忘。


當時學校沒有副校長,校長與秘書非但沒有因為李劉桂美的族裔背景低估她的能力,還常委以重任,視她如副校長,校長外出時,往往由李劉桂美代為打理校務,這些工作資歷也為李劉桂美日後出任校長打下穩固的基礎。

▲社區報紙Tri-City Voice報導2013年James Leitch小學多元文化節。右圖為李劉桂美與穿著印度傳統服裝的印度裔學生合影。

成為教育領袖


2011年3月,Fremont 市著名的James Leitch 小學校長一職出缺,同為基督徒的Fremont學區總監James Morris約她見面,鼓勵她提出申請,他說:「我們這個城市有這麼多華人學生,卻沒有華人校長,妳既然有校長證書,為甚麼不考慮爭取校長職位?」李劉桂美馬上表明自己是第一代移民,語言、文化仍有隔閡,也許難以領導美國土生土長的教職員工。學區總監要她放心,透露他早已多方探查,許多人均大力推崇李劉桂美的能力,他說:「妳環眼看看,這個學區有這麼多華人學生,妳應該成為他們的榜樣。」


然而,她心中仍有疑慮:她不僅是學校老師,還是位教會師母,校長的工作比老師繁重許多,她擔心自己無法兼顧教會服事。但先生認為既然當初神帶領她取得校長證書,如今又透過同為基督徒的學區總監邀請她申請校長職務,她應該勇於被神使用。


那陣子她正在閱讀一本有關宣教的書籍,書上提到一位宣教士的心願:「讓神行大工,為神做大事。」她深受鼓舞,因為那也是她的願望,於是決定放下疑慮,申請校長職位。


學區總監和她談話的隔天就是提出校長職位申請的截止日,李劉桂美只有不到一天的時間準備申請文件。那是個星期五,她上午送出申請書,下午便從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八位獲得面試機會的申請者之一,於兩天後的星期一進行第一輪面試,星期二又緊接著進行第二輪面試。


她對面試的表現並不滿意,認為自己沒能以英語淋漓盡致地陳述教育理念與工作資歷,此外,她從來不曾正式出任副校長等行政職位,許多工作,如經費運用等,均沒有經驗。


面試時,她據實回答提問,不懂的事就承認不懂,而有一位申請者已在另一所小學擔任校長,擁有豐富治校經驗,因此李劉桂美認為自己絕無勝算,不料,隔天她便意外地接獲入選通知。


出任校長後,李劉桂美才得知自己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學校附近一所教會的牧師是面試委員會中極具影響力的一員,他告訴李劉桂美,雖然她不是最有經驗的候選人,但他非常欣賞她誠實的品格,而且他在禱告時,強烈地感受到神對他說:「這位就是最好的人選!」因此他大力向其他委員推薦李劉桂美。

▲2015年美術比賽得獎學生與李劉桂美(右四)以及辦公室職員(右三及右一)合影。

不畏艱難,贏得信任


James Leitch 小學是 Fremont學區中一所成績優異,一位難求的學校。雖然只有幼稚園至三年級,但每個年級都有將近十個班級,學生人數近千人,全校大多數老師與職員都是白人。領導一群在美國土生土長的教職員工,李劉桂美的的心理壓力很大,但腳步已跨出,她決定依靠神,勇敢面對挑戰。她禱告:「主啊,求祢使我成為好榜樣,我在這所學校即使無法為祢做大事,我也要成為一個好的基督徒榜樣。」


她知道自己極需代禱支持。除了請教會會友為她代禱,她並逐一拜訪學校裡的基督徒老師,邀請他們成為她的代禱夥伴,做她的鏡子,常給她建言。


她坦言,雖然她是聘任委員會的首選,卻不是部分老師與家長心目中的理想人選,上任後,不免遭遇令人百口莫辯的批評論斷,甚至有人等著看她笑話;但她定意每天帶著笑臉,以樂觀正面的態度,真誠地關懷老師,主動與家長寒暄,體察學生的需要。雖然身為主管,但她常常謙卑地向已在學校工作二十餘年的辦公室秘書討教,幾年下來,秘書雖然在職位上是她的下屬,但實際上已成為她的工作導師與好友。


詩篇一百一十八篇8-9節:「投靠耶和華,強似倚賴人;投靠耶和華,強似倚賴王子。」這節經文時時提醒她:作校長不要倚賴人、倚賴強權,而要倚賴耶和華。出任校長後,她倚靠這節經文克服許多困難與批評,漸漸贏得信任與尊敬。

每個孩子都是寶貝


James Leitch小學設有三個特教班,許多學生的症狀為重度。擔任校長後,李劉桂美延續對特殊需要孩童的關懷,特別照顧這些孩子。


其中一位罹患重度自閉症的華人學生令她印象最為深刻。那位學生的家長原本認為孩子的疾病很不光彩,李劉桂美花許多時間關懷他們,鼓勵他們積極帶孩子接受治療。這個孩子進步神速,奇蹟似地由重度自閉班轉到輕度自閉班。家長見證孩子的轉變,看到人力的盡頭仍充滿著盼望,於是願意認識神,主動到教會聚會。「這不是人能做的,完全是靠禱告,以及老師的愛心。」李劉桂美說。


她心裡明白,要成為有影響力的教育家,她必須將學生交在神的手中。「我在這個學校最大的使命不是傳遞知識,而是生命的傳承。」雖然受限於法規,不能在學校公開傳遞信仰,但和家長私下溝通時,她總會以神的愛安慰、鼓勵家長,讓家長知道:「神在每個孩子的生命裡都有特殊的計劃,每個孩子都是寶貝。」

▲2015年James Leitch小學改變日(Make a Difference day),李劉桂美(圖中)與參與校園美化計劃的學生與家長合影。

做教育界的光和鹽


近年來,不符合聖經教導的觀念,如同性戀,已漸漸被美國公立學校納入教材。作為公立學校校長,李劉桂美常需面對抉擇。她坦言,在真理與政策之間尋找平衡點是個難題,她服務的學區中,便有好幾位高階決策者、校長,以及老師為同性戀者,其中一位校長極力反對雙語教育,並大力推行在教材中教導同性戀,開會時,李劉桂美和那位校長經常有不同意見。她願意以神的愛接納那位校長,但絕對無法同意與聖經教導違背的教育主張,因此每天上班前,她都會求神賜給她做決定的智慧,並保護她遠離紛爭。


接任校長職務的頭幾年,她著重於建立關係、贏得信任。下個階段,她將結合資源,推廣家長教育,邀請基督徒專家及父母分享如何教養孩童的身、心、靈,期望豐富家長的教養眼光與方法。此外,她也計劃與教會配合,組成團隊,在公立學校中做光做鹽,長期幫助需要特別關注的學生,給予屬靈與精神上的支持。


提到退休後的夢想,她期許以基督徒教育家的身份,到大陸、臺灣、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支持、訓練當地的基督徒老師,甚至成立學校。她說:「老師能夠影響學生的一輩子。我希望培訓基督徒老師如何結合道德教育與屬靈教育,在教育崗位上做光做鹽,影響學生和社會。」


受访者小档案
李劉桂美曾任高雄苓雅國中、北美Forest Park小學、Gomes小學教師,現任北美Fremont市James Leitch小學校長,與夫婿李天祥牧師一同在基督三家擔任牧者,致力於青年事工。


記者小檔案鄭瓊瑜,來自臺灣,文字工作者,本刊關係單元企編。喜愛簡單、淳樸的生活。現定居北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