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生命的代代相传
诗篇一二八篇1-6节描述美满家庭的图像:「凡敬畏耶和华、遵行祂道的人便为有福!你要吃劳碌得来的;你要享福,事情顺利。你妻子在你的内室,好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你儿女围绕你的桌子,好像橄榄栽子。看哪,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要这样蒙福!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愿你一生一世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愿你看见你儿女的儿女!愿平安归于以色列!」
这个美满家庭不但蒙神赐福,享受各种天伦之乐,而且还看得到子孙也和乐相处,甚至祝福整个民族。这幅和乐图也代表家族及民族一代接着一代,将信仰与生命之道传承下去。然而,我们有没有这样去做呢?
华人传统对儿女的期盼大概不出就读名校、事业发达、高职高薪、婚姻美满、孙辈众多,以及光宗耀祖等等。总之,就是在世上一切成功、成功、又成功。许多基督徒也是这样期许自己的孩子。
但我们是否常常忘记:属世的名利和属天的生命,哪项投资更有价值?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有没有「扣好第一个纽扣」—先将生命交托给主?有没有带领孩子跟随主?
上帝没有孙子
英国威尔斯地区于1904年曾经历属灵大复兴。当时数千人信主,酒店关门、警察没事作了、马不了解主人的呼唤(听不到脏话)。之后威尔斯人内心火热,差派大批宣教士到海外宣教,其中一位宣教士在阿根廷带领了一名十二岁男孩信主。男孩后来成为著名的牧师与布道家—包乐(Luis Palau, 1934年生),被称为拉丁美洲的葛培理。 1970年代初期,包乐到威尔斯宣教,也想借此机会偿还福音债—感谢威尔斯的宣教士当年将福音传给他。
然而,包乐惊讶地发现,威尔斯的属灵情况完全改变了:只有不到0.5%的人上教堂、离婚率创新高、犯罪率迅速上扬、许多教堂关门或沦为酒吧、英式橄榄球(rugby)取代基督教成为「国教」。包乐牧师于是制作了一部影片:《上帝没有孙子》(God Has No Grandchildren),意思是上帝只有儿子,也就是说每一代要负责将信仰传承给下一代。 1
▲Luis Palau,图源:维基百科Luis Palau。
代代相传,而非隔代遗传
常见旅居海外的华人,包括基督徒,由于工作忙碌,而将年幼的子女送回国内由祖父母教养,亲子间平日只能透过视频见面,情何以堪?为了事业而牺牲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密关系,是否划得来?
研究显示,隔代教养风险较高,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亲自带领教导,产生偏差行为及情绪问题的情况屡见不鲜。保罗提到提摩太受外祖母及母亲的正面影响:「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 (提摩太后书1:5)但也有因祖父母的信仰不正,带给孙子女负面的影响。例如犹大王亚撒,「贬了他祖母玛迦太后的位,因他造了可憎的偶像亚舍拉。亚撒砍下他的偶像,烧在汲沦溪边。」(列王纪上15 :13)
圣经中有许多经文提醒信徒将信仰与生命代代相传下去的重要,例如:
「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埃及记20:6)
「我们不将这些事向他们的子孙隐瞒,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他的能力,并他奇妙的作为,述说给后代听。」(诗篇78:4)
「神啊,我到年老发白的时候,求你不要离弃我!等我将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将你的大能指示后世的人。」(诗篇71:18)
信仰与生命传承的见证
基督徒对家人及后代有深远的影响。我们信主时,「家谱」就被就改为属于耶稣基督家的家谱,这是何等蒙福的大事?笔者是家族中第一个基督徒,更能感受这种改变。这些年中,我的原生家庭家人大都信主了,整个家族都改变了家谱,蒙受极大的祝福。
当爱主的家庭将信仰一代代传承下去,上帝就赐福这个家族,使家族成员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影响力。以下举几个例子:
慕安德烈出生于南非,是荷兰改革宗教会传教士Andrew Murray Sr. (1794-1866)的后代,其父亲直到曾祖父都是敬虔的基督徒。他于苏格兰及荷兰受教育,在荷兰被按立为牧师,并回到南非牧会,是1860年南非属灵大觉醒运动的推动者,也是属灵作品多产作家,一生著作240种。他与妻子育有八个子女,其后代许多位都成为牧师与宣教士。
慕安德烈的父亲老慕瑞与妻子玛利亚生育十六个孩子,其中十一位长大成人,都敬虔爱主。当家庭礼拜结束后,孩子们来向他道晚安时,他会问孩子:「亲爱的,你有没有将心献给基督?」或是在生日庆祝会时问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你重生了吗?」老慕瑞夫妇非常重视主日的敬拜—主日有三堂聚会及主日学,孩子们都要参加,而孩子们也都非常喜欢参加所有的敬拜活动。老慕瑞夫妇的孩子,以及几乎所有的孙子女、曾孙子女都信主,并终生忠心事奉神。慕安德烈在1917年过世前几年,曾写信给整个慕瑞家族说:「一个敬虔的家世是无价之宝;它的祝福不但惠及第一代的孩子,也陆续传到许多后代。」( A godly parentage is a priceless boon. Its blessing rests not only upon the children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but has often been traced in many successive generations.)
最有意义的是1922年,安德烈逝世后五年,他南非出生地Graaff-Reinet举办老慕瑞从苏格兰移民到南非宣教(1822)一百周年纪念特会。老慕瑞夫妇的486位后代中,220位参加了这个聚会。大家注意到这一百年期间,有五十多位传道人与这个家族有血缘关系,约有五十位成为海外宣教士;有些年轻一代正在神学院深造或预备进神学院,有些则在医学院就读,预备成为医疗宣教士。 2
内地会创办人。五代为牧师,子孙众多,许多位奉献给华人,其中第四代戴绍曾牧师(James Hudson Taylor III, 1929-2009)曾任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第五代戴继宗牧师(James H. Taylor IV)与台湾女儿柯瑞敏师母结婚,继续在华人中事奉。若从戴德生的曾祖父戴雅各在英国第一代信主算起,戴继宗牧师的儿子已经是第十代基督徒了。
美国大企业家及慈善家,创办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全盛时期占有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豪及全球首富。他在人生后四十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主要在教育与医学领域,创建了两所美国顶尖大学—芝加哥大学及洛克菲勒大学。
他的人生目标据说是「尽力赚钱,尽力存钱,尽力捐钱。」生平勤俭度日,敬虔爱主,一家都是敬虔的浸信会信徒,特别是他母亲。他从小便每日读经祷告,童年时母亲即教导他主日奉献金钱。他的后代也大都是慈善家。孙子大卫.洛克菲勒是美国大银行家,在大通银行(现摩根大通)担任执行长超过二十年;另一孙子纳尔逊任共和党纽约州长及第四十一任美国副总统,其他子孙亦多位居要职。
苏格兰长老会第一位赴台宣教士马雅各(Laidlaw Maxwell, 1836-1921),在南台湾宣教时第一批信徒中的高长,也是台湾第一位传道人(1837-1912)。高长牧师有五个儿子,其中两位成为牧师,三位担任医生。二十个男孙中有三位为企业家兼工程师,五位为牧师(含高俊明牧师),十二位医生(其中高天成曾任前台大医院院长)。第四代后裔数百位,人才济济,多成为牧师、医生、教授及专业人士(包括神国资源为基督协会创办人高俐理)。 3
丈夫去世后,陈织娘成为七个儿子的单亲母亲。她以裁缝维生,教养孩子成人,而儿子们都有不凡的成就,其中五人成为牧师,即华人基督教界所熟悉的唐崇平、唐崇明、唐崇安、唐崇荣、唐崇怀。她一生以生命与信仰培育了这群优秀的儿子,将最宝贵的信仰传递给她的孩子。 4
调查研究显示,成长于相同教育和经济背景的单亲家庭子女,表现与双亲家庭的孩子几乎没有差异。单亲家庭教养出的著名人物不胜枚举,例如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美国国父华盛顿、美国总统林肯、柯林顿及欧巴马、华人作家刘墉等。所以身为单亲不要气馁,只要好好根据神的道教养子女,还是蒙福的。
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1703-1758)是十八世纪清教徒神学家与布道家,也是该世纪美国大觉醒运动领导者。父亲为牧师,母亲为牧师女儿。自耶鲁学院毕业后继续攻读神学,并任教会牧师,妻子也是牧师女儿。他和妻子育有八女三男。 1740年,布道家怀特非德(George Whitefield, 1714-1770)从英国至美东巡回布道,引发属灵大复兴,爱德华兹也曾参与其中,成为中心人物。 1757年还被任命为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可惜1758年1月到任不久即染瘟疫,于同年3月去世。
引人注目的是,1900年有学者调查研究爱德华滋夫妇的后代,发现许多杰出人物与他们有关,例如美国第三任总统杰佛逊的副总统布尔(Alan Burr,1756-1836)是爱德华兹的女婿,原本是牧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Edith Roosevelt)、作家O. Henry和Robert Lowell、出版社老板Frank Nelson Doubleday,及好几位大学校长(Timothy Dwight, Jonathan Edwards Jr., Merrill Edwards Gates) ,都是爱德华兹夫妇的后代。
爱德华滋死后150年,后代约800人,情况如下:一位第一夫人;三名美国参议员;三位美国州长;十三位大学校长;三十名法官;六十五名教授;八十位政府官员;100名律师;100位宣教士、牧师及神学家。
同一时间,也有人调查研究另一个作恶多端的纽约尤克(Max Juke)家族后代约1200人的情况:310名贫民(靠政府救济金过活);300名因营养不良死于婴儿期;130个罪犯;六十名小偷;五十名妓女;七个谋杀犯。
从以上两个家族后代的比较,就知道信仰传承的重要性。但每一代需要为传承下一代负责任。戴继宗牧师就认为,今天很多家庭无法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可能其中的困难之一,是父母亲在教会服事很热心,好像很属灵,但回到家里,父母行为又变了样,没有好见证。 5
属世财产与属灵财产
圣经对留财产给后代有一些教导,例如箴言十三章22节提到:「善人给子孙遗留产业;罪人为义人积存资财。」表示我们可以将财产留给子孙。但箴言廿七章24节也警告:「因为资财不能永有,冠冕岂能存到万代?」表示属世财产并非永久的。我们将属灵财产留给后代,比将属世财产遗留给后代更加重要。而在将属世财产遗留给子女时,也要先教导孩子承认神对所有属世财产有「拥有权」,要根据圣经原则理财,成为神所喜悦的良善、忠心及有见识的好管家。
年幼的孩子可塑性很高,父母最好在孩子年幼时就把福音传给他们,引导他们走永生的道路。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马太福音19:14)箴言廿二章6节指出从小教导孩子真道的重要性:「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十四章26节提到敬畏神就是倚靠神的方式:「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诗篇一四五篇4节则提到信仰传承的重要:「这代要对那代颂赞你的作为,也要传扬你的大能。」
注释
1. abspoel.blogspot.com/2007/07/god-has-no-grandchildren.html。
2. 参见维基百科慕安德烈条及www.vancechristie.com/2015/01/29/godly-parentage-priceless-boon-andrew-murray/。
3. www.ct.org.tw/1242572; www.shen-guo.org/family-faith-river.html. 第四代根据高俐理口述。
4. 《陈织娘的一生》,校园书房,原作者,唐韩福德(唐崇平牧师之师母);译者,沉逸群, 1994。
5. thinkgospel.wordpress.com/2014/10/28/the-juke-edwards-story-a-contrast-in-family-legacy/及AE Winship: Jukes-Edwards: A Study in Education and Heredity, Dodo Press, 1900 (www.amazon.com/Jukes-Edwards-Study-Education-Heredity-Press/dp/1409960811)。 Helen K. Hoiser, Jonathan Edwards, The Great Awakener, Barbour, 1999。戴继宗:见台湾基督教论坛报李容珍专访,www.ct.org.tw/1269487。
温英干:台湾东华大学荣誉教授,神国资源为基督协会董事会主席及《神国杂志》人才单元企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