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爱而信,因信而行
【天国行动力—亲子篇】系列1
口述╱陈德坚‧整理╱林敏雯
▲如同幼儿在爸妈鼓励中迈出一步又一步,爱与信任是带出改变的基础。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听话?要做什么来改善和孩子的沟通?亲子关系真的能变好吗?
相信不少父母怀着寻找「武功秘笈」的态度,参加亲子关系讲座、购买教养儿女书籍,心想:只要找对技巧,学到招式,即可得到美好亲子关系。
果真如此?知识真是力量?若要知行合一,岂不先要得到知识?为何有了技巧、招式,还是行不出、做不到?
從與自己孩子的相處,以及服事青少年的經驗中,我觀察到要改變親子關係,技巧、招式的知識當然重要。然而如何付諸實踐,關鍵其實在於更深層的愛與信任。期待藉由本系列文章,和有心尋求美好親子關係的讀者,一起學習知識,彼此鼓勵,知而能行;從腦到心,從心到手,帶出真實的改變—幫助自己改變;幫助孩子改變;建造更好的關係。
第一篇著重於改變的基礎—爱和信任。后续文章将按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看到父母不同的角色和使力点:
儿童期:在教导中一同成长(Teach);
青少年期:在鼓励中一同成长(Coach);
大学及成年:在放手中一同成长(Empower);
作为同伴一同成长:看见、感受、改变(See, Feel, Change)。
深愿这些内容也能启发所有读者,在任何关系上,得以付诸行动,带出真实的改变。
相信他能行走
有一个亲子关系的误区,以为知道更多方法,改变就更容易,其实不然。实际生活中,头脑的知识越多,如果没有内化为下意识的习惯和行动,越容易让人陷入失望、尝试、又失望的循环。真正的改变,往往是从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好父母,并信任孩子能改变开始。
孩子初学走路时,父母可曾先参加讲座、阅读书籍、上网找资料,学习「如何教会孩子走路」?当然有资讯帮助父母认识孩子的发展阶段,也有运动增加孩子的力气和协调性。不过通常的情况是孩子在够强壮时,就会想要移动;先是爬,再来扶着家具站起来,然后巍巍颤颤迈出第一步。周围的家人立刻欢呼、拍手!孩子看到这么热烈、积极的回应,继续尝试第二步。
让我们把孩子学走路看为一种改变。首先,除非有身心障碍,孩子内里都具备「行走」的能力。父母看到其他的孩子能走,自己能走,因此相信自己的孩子也能走。孩子的第一步可能为无意识的尝试,然而从家人的正面反馈,他得到鼓励,愿意再做一次,好听到爸爸妈妈说:太棒了!好看到他们兴奋的笑容。
就这样一步又一步,孩子走路需要的力气和协调性继续加强、成熟,不多时就满屋子跑,让爸妈都追不上了。许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信自己(作为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学会走路(改变)。
为何行不通
曾几何时,可爱、自然成长的孩子,开始「不听话」?要她专心做功课,不要花那么多心思、时间在Instagram上?不听!要他回到家把鞋子放好,书包不要随地丢?不理!要她参加数学比赛,不要跟同学去看电影?甩门!要他在教会司琴?不肯,偏要去厨房洗碗!
每到亲子讲座的问题回答时间,一个个家长提出各式各样的情况,总是希望得到一招见效的方法,好改变孩子的行为、态度、观念。讲员也给出对症下药的原则、建议、步骤。然而是否奏效?
父母回家面对孩子前,不妨先想想:我真相信讲员说的方法吗?我相信孩子能够改变?很多时候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按着去做一次。但因为缺乏环境配合,例如配偶不认同,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和耐心等等,这些尝试就昙花一现,很快又回到以前很习惯但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父母有了知识,却觉得不适用、行不通, 怀着沮丧再寻找下一本「25个问题解答」、「30个教养工具」的书籍,再等候另一个更权威、更著名的讲员,再提出相同的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听讲员介绍这么好的方法,听了依然没有用?
从第一步开始
原因就是:听了没有在用!父母从「知道」到「做到」中间的鸿沟,需要的不是更多头脑知识来填,而是以内心勇气为桥梁。能激发勇气的,就是自己和孩子都得到且感受爱、信任、鼓励。
回到孩子学走路的例子。父母相信孩子有能力改变,并帮助他在改变前预备好情绪、行为的成熟度。当孩子迈出改变的第一步,给予正面回应,营造积极的环境,让他得到鼓励,迈出第二步。如同走路的力气和协调性是越练越强健,孩子无论是态度或行为的改变,也需要持续实践才能熟练。其间当然会跌倒,父母及时的安慰、鼓励,让孩子愿意站起来,再试一次。
而父母自己也如此。先相信自己能按着讲员建议做出改变,尝试第一步。若能找到人从旁给予正面回应,营造积极的环境,称赞他们做对了,鼓励他们坚持尝试,父母做出改变的力气和协调性,也会与日俱增。
许多人以为,改变了认知,就可以改变行为。其实认知的改变,需要通过行动带出来。头脑接收的知识,并不会自动改变认知。先从微小的行动开始,重复中得到肯定,建立了认知的框架,也就确认行动的合理性。有位教育家曾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当父母和孩子看见自己能改变,也感受到正面回馈,就会愿意持续改变。不要轻看小小的第一步,无论多么不稳,甚至摔倒了,却能启动接下来的第二步、第三步,然后走得稳,走得远,走得久。因此,父母能找到彼此鼓励的伙伴,是持续行动重要的一环。
从做(Doing)到作(Being)
亲子关系不单是要儿女「听话」;改变也不仅在于解决个别的行为、态度。家长能否把焦点从「父母做」(parenting)转为「作父母」(parenthood)?
可曾想过为何孩子愿意在积极的环境中成长、改变?这岂非出于对父母的爱与信任?出生后得到爸妈的关怀、照顾,接收温柔的言语、举动,孩子甚至尚未知道这就是「父母」,就已感受到爱,亲子关系在信任中得以建立。孩子愿意做许多事,好得到持续的笑脸、拥抱回应。成长的各个阶段,如说话、走路、自己吃饭,都得到正面鼓励,也就愿意尝试更多、更难的行为,好比收拾玩具、做家务、认字等。
▲从「知道」到「做到」中间的鸿沟,需要的是以内心勇气为桥梁。
而父母亲抚抱、养育的种种行为,是出于意识到自己是父母,受到心中的爱驱动,愿意与孩子建立信任、培养关系。
然而在父母眼中,当初那个喜爱「帮忙」的孩子,随着年龄渐长,怎么现在叫都叫不动?问话不回,教她道理还顶嘴?在孩子眼中,过去轻声细语,一点点小成就马上回以拍手、称赞的爸妈,何时变成只会唠叨、批评,设定一大堆不合理的规矩?
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冲突的内在原因,可能是他们观察到父母言行不一,而慢慢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也越来越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亲子如何回到以爱和信任为基础的关系?此时父母想的,可能就是该怎么做(parenting)。若是回到作父母(parenthood),也就是为父为母之心,是否能有不同的回应?
家长可曾想过,到底为什么要孩子「听话」?大多数人会说是为孩子好。可有多少人愿意承认:有一小部分是为了怕自己丢脸?在企图改变孩子行为的拉锯中,最终目的为何?焦点放在「自己所做」(Doing),总有改不完的行为,和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挫败。焦点放在「自己所是」(Being),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并以爱回报,信任父母的指教,活出精彩、喜乐的人生。
父母相信孩子有能力改变,也营造积极环境,鼓励改变。孩子确实感受父母的爱,愿意尝试改变,就算不完全,仍相信父母的接纳不会变。
过程如同带领者鼓励、陪伴被带领者,最终目的是来到上帝面前,相信祂会改变我们。如同歌罗西书1章28节所说:「我们传扬祂,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 」
从对抗到双赢
我和自己的兩個孩子相處,也曾遇過各種挑戰,覺得孩子越來越不受「控制」。事實上,正因如此,促使我參加親子講座,從講員身上感受讓我渴望擁有的生命特質,從而開始學習領導力(參閱本刊 63 期管家單元文章〈發現嶄新的生命意義〉)。最終得到的不僅是學位,也不止於讓孩子聽話的實際方法,更是認識並活出真實的自己,從而影響孩子,影響所接觸的人。
要求孩子把桌子收拾整齐,是我们家长期的冲突引爆点。孩子小时候或许还能用「我说你听」的模式,后来他们不听了,还反过来说:「爸爸,你的桌子也很乱。」如果焦点在「做」,我会想方设法要他们做出我期待的行为。然而想到自己是父亲,该怎么让孩子知道我对他们的爱,鼓励他们继续信任我?身为父亲,能否接受孩子的出发点并不在指责,而是要解决双方不同的期待?
我们开了个「家庭会议」。当中,孩子有平等的发言权;我愿意听他们的感受,他们也用同样的方式问我的想法。我愿意反省:他们说得有道里;也愿意听取建议:你们觉得书桌要是什么样子才叫收拾?亲子间从对抗到双赢,目的不再是谁听谁,而是寻求相互理解和共同益处。
现在谈起,听起来是段美好的经验。当时可非如此。我学习谦卑,放下父亲强势的身段,该认错就认错,与孩子来到神的面前,求圣灵工作,改变我们。
看见→感受→改变
有了爱与信任为动机和动力,改变的过程也不一定顺利,甚至可以预期路途颠簸。如何避免因挫败感而放弃?
或许可以把期望降低。回想小儿学步,不也从摇摇晃晃的一小步开始?父母不会因为走不稳而责备孩子,跌倒了也赶快扶起,鼓励他继续尝试。
孩子渐长,要求他们做出任何改变时,是否也能回到当初的耐心与恩慈,以鼓励代替责备,以沟通代替指令,给孩子机会累积心智、力气、灵命的成熟度?
如此,在自己改变,也陪伴孩子走过改变时,亲子间的焦点不再只是做什么(parenting),而是彼此的关系(parenthood)。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也成长了。
谁生来不会犯错,不需要改变?父母因孩子做不到、做不好而生气、沮丧时,想想自己在那个年纪,是否也曾做不到、做不好一些来自父母或师长的要求?
或许有人会说,孩子都长大了,错过了与他们一同经历改变,和改变亲子关系的机会了。我想鼓励你:永远不嫌迟!只要愿意,哪怕只有一小步,都是开始,都有可能改变。因为我们信的是修复、重建的神。
主耶稣道成肉身,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地住在人中间。在圣洁、全能的神面前,谁能夸口自己的完备?神竟选择以恩慈待我们,给予一次又一次回转的机会;耶稣选择放下强势,以怜恤的心传递真理。
父母看见耶稣的榜样,感受祂的爱,愿意信靠神,按祂的真理行。孩子看到父母的榜样,感受也愿意信任父母的爱,便以行动回应。哈佛大学教授John Kotter发现,传统的「分析→思考→改变」,不容易带来行动,许多人是光听不动。他提出「看见→感受→改变」(See → Feel → Change)的方法,具体步骤将在未来文章中逐一解释。
我们因爱而信任,因信任而行动。能切实感受到爱、明白自己是尊贵且值得信任的人,对改变会持开放态度。在这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改变,也都成长了。
系列后续文章中,将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继续鼓励、陪伴父母带出真实的改变。
思考与行动
1. 周围是否有哪个家庭的亲子关系,是你想学习的榜样?请写下他们的特质。
2. 在亲子关系中,订一个小的里程碑,从一个小的行动开始改变,例如:孩子放学回到家,以笑容和拥抱迎接他,而不是问话或要求。
3. 祈求上帝赐下愿意改变的力量,和愿意为改变付出代价的动力。
陈德坚,Executive Leadership领导力硕士,斯坦福大学Dr. BJ Fogg教授认证的Tiny Habit Life Coach。国际真爱家庭协会特约讲师及青少年团契的总教练。是一双青少年子女的爸爸、教练,和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