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是现实世界的再现吗?
【影像诠释】系列3
影像再现是否真实?
影像是现实世界的再现吗?
探讨这个问题,用摄影最恰当不过。因为摄影最常引发的问题,就是摄影是否可以捕捉真实?
在艺术史的早期,摄影其实很被艺术家贬低,因为看起来只是真实世界的纪录,不算原创艺术作品。然而,渐渐地摄影地位开始提升,因为可以捕捉到绘画捕捉不到的真实。就像写作,有纯文学和大众文学之别,摄影也开始有艺术性摄影和大众摄影的差别。有的存在于个人相本或社交媒体,有的则在报纸头版上出现;也有的,则可挂在画廊或博物馆中。
但摄影的争议性就在于是否可以真正地再现真实?透过镜头拍摄的照片,难道没有主观取镜的角度、打光,或构图选择吗?摄影到底是影像再现?还是建构出来的影像?
譬如说纪录片或纪录摄影这类作品的产生,通常是为了处理和社会公义有关的一些议题。所以很多纪录片或摄影会拍摄贫穷、受压迫,以及被边缘化的人物,呈现他们生活中的悲惨,从而刺激变革。 1 虽说纪录片的拍摄,应尽可能保持客观,准确地描绘,但是,是否也有可能因要凸显摄影师的立场,而有主观的掌镜角度
呢?
然而90年代后,很多数位编辑软体出现,拍摄者可以轻易地窜改相片,拼贴、剪辑,或为脸上抹除疮疤、皱纹、打光和瘦脸。如此美化或转化,使照片的可信度大大减低。
▲摄影本被艺术家贬低,不算原创艺术作品,但因为可以捕捉到绘画捕捉不到的真实,地位逐渐升高。
▲纪实摄影的镜头角度,是否受摄影师立场影响?图为2013年台风「海燕」带来的破坏。
这是为何美国联邦法院或者亚洲一些地方的高等法院,开庭时不准照相;怕会被窜改,也怕会影响参与人的言行举止,或者传递出去不公的形象,因此转而请法院画师来描绘开庭经过。这和摄影捕捉一瞬间不同,描绘可以捕捉整个审讯过程的印象。
然而吊诡的是,尽管我们知道影像可能经过电脑技术窜改或操弄,但是摄影还是有其力量,这力量是建立在大部分人还是相信摄影是事件的真实客观纪录。这是大众普遍相信的事实。 2
谁来解读?
另外一个争议,是和很多优秀摄影作品是偷拍出来的有关。偷拍其实有其必要,才能捕捉到那种完全不做作的姿态和现象。
不像雕刻或绘画,所有人或风景的角度都可以事先设计或摆放,观者带着些许想像去了解画中的世界。照片里的元素则非摄影师摆放出来的,摄影承载更明显的现实内涵。虽然摄影师可以做一些修饰,但是主要元素不太会被更改。
所以偷拍和意图,是摄影观看的争议。这里有一张令人震惊的照片,引发两种不同的影像解读。
▲美国联邦法院或者亚洲一些地方的高等法院,开庭时不准照相;因此转而请法院画师来描绘开庭经过。
2006年9月10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兰克‧里奇(Frank Rich),采用摄影师汤玛斯‧霍普克(Thomas Hoepker)一张非常有名的9/11照片,做为了解美国状态的视窗。那是五个纽约客在布鲁克林河滨的照片,刚好是9/11爆炸发生的时候。
里奇说9/11有些禁忌的影像,例如有人从大楼上跳下来的照片或录影,已被大众一致认为是禁忌。还有大楼爆炸的影像,也都不会出现于媒体或电影中。但是,仍然有些不是关于死者,而是关于生者的照片,一样让人震惊,也会被视为禁忌。摄影者霍普克把这张照片藏了5年没有公布。后来拿出来,被收入以9/11为主题的一本摄影结集《观看世界的变化》(Watching the World Change,David Friend)中。
照片中显示,五个年轻的朋友在布鲁克林的河滨,似乎在吃午饭或骑车休息,享受着夏末灿烂的阳光。聊天时,背景中火龙似的烟雾吞没了曼哈顿下城。主题人物的状态,让这位摄影师霍普克相当困扰。他对一位朋友说,这些人看来完全放松,就像在任何一个午后。他们也可能失去了亲人,却无动于衷。所以他保留照片不发表,说美国那时不需要看到这个,他怕会挑起错误的情绪反应。
随着时间的改变,他发现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张照片有其重要性,而且是预言性的重要,也可说是即将发生的历史快照。他领悟到的是:尽管9/11给美国带来了创伤,但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创伤很快就会消退。
美国是一个喜欢快速前进的国家。霍普克照片中的年轻人,不一定冷酷无情。他们只是美国人。在袭击发生后的五年里,美国人振作精神,继续前进的能力,解释了通往这国家今天所处的分裂和沮丧状态的道路上,何是何非。
对的地方是,恐怖分子没有摧毁这个国家。媒体只停顿几天,就恢复往常的一切节目。灾难带来了国家统一,和同胞彼此扶持的情谊。错的是,也因此带来政客的战争,这表示美国仍然生活在恐惧里。
这篇文章发表后三天,《石板》(Slate)杂志的副主编大卫‧普洛茨(David Plotz)对同一张照片,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解读。他的解读是,很明显,照片中的人物彼此都很投入当时的场景,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在讨论身后正在上演的可怕事件。
▲此张照片的影像引起许多争议,影像是否真能再现当时的情景?
他们只是暂时将目光从双子大厦移开,不是因为他们对9/11感到厌倦,而是因为他们正参与民主中最重要的行动─公民辩论。他们来到这个地点,并非为了午后朋友欢聚,而是特别赶到这个角度,见证国家历史的一刻。在国家的紧急事件中,彼此作伴。那种时候,你也会特别想要和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团聚,彼此寻求安慰。所以,这张照片有什么好震惊的?他们并没有背离曼哈顿的悲剧,只是转向彼此,寻求安慰和讨论。
这让我们看到:摄影者有一种解读,他人又有另外一种解读。因此,「再现」是否可以再现真实? 「再现」能否成为世界或历史的反射?观看者的解读,有时会增加摄影意义的复杂性。
这不是支烟斗?
然而影像是否有可能背叛真实呢?
所有影像的解读,都存在于既定的文化,有其再现的规则。但有些艺术家会试图反抗这些惯例,打破各种再现系统的规则,挑战我们的视觉。
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是个很好的例子。
马格利特先画了一幅画,描绘一支烟斗,然后加上一行文字:这不是一支烟斗。
这明明是一支烟斗,但是这也不是一支烟斗,因为这是画家画的一支烟斗,不是真正能抽的烟斗。这就是影像的背叛。从某些方面来说,他说得对。但是当文字中说这不是一支烟斗,就意味着这个像烟斗的物件,是再现,不是实体。
后来,他又画了〈两个谜〉。画中有一幅画烟斗的油画搁在画架上,下面还是那行字:这不是一支烟斗。然后,上面还有一支模糊的烟斗飘浮在空中。看不出在油画前方?还是后方?
这幅画饶有趣味的地方,是因为其中有着文字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有着标签和影像之间的关系。
文字本来是提醒观者思考的方向,是烟斗?还是不是烟斗?再现的影像,并不等同实体。然后飘在上面的烟斗,不是烟斗的画,但是整幅画还是属于一幅关于烟斗的画。
所以影像有没有标签或说明,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马格利特进行一系列「影像的背叛」创作,就是嘲弄意义和再现。想要击垮最初的假设,邀请我们进入显而易见,或看似真实的意义背后,体验多重的含意。
注:
1. “Representing the Social: France and Frenchness in post-war humanist photography” by Peter Hamilton, in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edited by Stuart Hall, Sage, London, 1997.
2.《观看的实践》(Practices of Looking, by Marita Sturken and Lisa Cartwright),台北,脸谱,2013。
莫非,资深作家。现为「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主任,专为神国推广文字与文化异象,栽培并牧养文字工人。著作《在永世里抛掷一个身影》一书获2012 年汤清文艺奖。另有散文曾获台湾「联合报文学散文奖」、「梁实秋文学奖」等。小说曾获大陆「冰心文学奖」、台湾「宗教文学奖」等。着有文字事奉系列《你的故事,你的传承》、《天国的影响,上帝的时间》等。一生的梦就是看到基督徒「全民阅读」和「全民书写」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