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期
神国知行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从多马到乔治

▲乔治的家乡喀拉拉省境内有四十四条河流纵横交错,风貌多彩多姿。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人说是千年的枷锁,
也有人说是文化的磐石;除非我们完全被神得着,
否则人不过是人─
这是来自一位基督徒的眼光!

▲喀拉拉省位于印度的西南部,滨临阿拉伯海。

第一次见到乔治,就觉得似曾相识。酌量一阵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从侧面看上去,他的轮廓活像是印度小画像1 里的男子肖像。当然,如果再裹个帽式头巾,那就更传神了!


关于那天邀约在我家的晚餐,乔治特别提醒,他是素食者。在印度,吃素者多属于高等种姓,而蓝领劳动阶级,大多吃荤,以便增加体力。由于乔治迟到了四十分钟,饭菜已凉,他很直接地说:「你可以帮我微波一下吗?」暗自揣测,此人平常一定很讲究饮食,禁不住好奇,问:「你是贵族吗? 」


乔治睁大眼睛,带着微笑:「不是,我是吠舍。」

神之子的艰难


几千年来,印度的社会发展一直比较迟缓,主要是受到种姓制度文化传承的影响。在此种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在社会中地位最尊贵;刹帝利是军事贵族(战士),掌握神权以外的一切权利。基本上,前两种高等种姓是古印度社会的统治阶层,占有大部分的财富。吠舍是普通劳动者,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商人,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首陀罗则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被高等种姓当作奴隶。这四大种姓,代代世袭,互不通婚,严守界线。


此外,还有一种身分比奴隶还低贱,最受到社会大众鄙视的一群2。印度圣雄甘地称他们为「神之子」,但传统的高等种姓却斥之为「贱民」(The Untouchable),是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而他们则自称为「达利特」,代表受压迫的人。印度的贱民在政治、经济、社会上都被严重剥夺权利,处于非人地位。如今,印度仍有不少人对贱民存有偏见,逼不得已,他们只好逃往外国谋生。即使是进步的现代,部分地区仍有贱民在街上被勒令禁止穿鞋,不管在任何地方,即使周围有很多空位,也必须站立。

教育乃脱贫之道

问:乔治,除了种姓制度是个特点之外,印度以历史悠久与文化丰富为名,你有什么引以为荣的吗?


乔治:对于住在城市的印度人来说,前三大种姓的分际已经分不太清楚了。基本上,印度人非常好客热情;坦白说,当今印度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就是政治腐败。印度文化自古流传了许多不好的思想,就像重男轻女3 ,嫁女儿如果不准备一笔丰厚的嫁妆,恐怕会被男方瞧不起。另外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虐待童工4,这种事随处可见。

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达利特」改变现况?


乔治:只有靠教育。老实说,在印度最好的学校都是由天主教的耶稣会办的。虽然神父的丑闻在美国时有所闻,但就我所知,当地的天主教印度修士,仍然本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致力维持最高水准的学府素质。

问:你在喀拉拉曾读过由耶稣会办的学校,对吧?


乔治:是的。

问:你对这一代的印度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呢?


乔治:印度年轻人就像美国的年轻人一样,崇尚物质主义,正如世界其他国家一样。

人不过是人!


必须承认,乔治对「国事」毫不讳言,而他对「国粹」瑜珈也自有一番见解:「瑜珈强调的最高境界就是合一,是指人与神、与自然可以共存共融,换句话说,自然就等于神,人也可以等于神。瑜珈强调爱与和谐,就这一点,我可以接受这是一项修身养性的训练,是舒压放松的运动,但从基督徒的角度来看,人不能与神同等,所以,我不同意瑜珈可以取代神。」

再问乔治:说说你对华人的看法?


答:对我而言,没有什么不同。人不过是人(People are just people)!

好一句「人不过是人」。但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人说是千年的枷锁,也有人说是文化的磐石;除非我们完全被神得着,否则人不过是人─这是来自一位基督徒的眼光!


乔治的家乡喀拉拉,是印度的一个省5,位于印度西南部,滨临阿拉伯海。境内有四十四条河流纵横交错,地形有高山、有低谷;风貌多彩多姿,景色佳美,素有「上帝邦国」(God's Own Country )之称。该省人文发达,教育普及与平均寿命在印度居首。 《国家地理杂志》特别冠上「世界十大天堂之一」以及「人生必游五十美地之一」的封号。

▲《国家地理杂志》特别为喀拉拉冠上「世界十大天堂之一」的封号。 (图片来源:喀拉拉省观光局官方网站)

见证使徒的佳美脚踪


喀拉拉对游客而言,绝对是必到名单中的旅游胜地。但是,对于现今用生命撰写使徒行传的你我而言,喀拉拉,向我们见证了当年使徒的佳美脚踪!原来圣经里记载的十二使徒之一,原本多疑的多马,在主后五十二年蒙主感召,前往印度的喀拉拉省宣教且建立了全印度最早的第一间教会! (喀拉拉省的基督徒比例占20%,而整个印度,约有80.5%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基督徒只占2%。)


「十七岁的时候,在一个朋友的家中,听到一位原本是印度教徒,后来改信基督教的传道人传福音。印象中,我从来不曾看过有印度教徒成为基督徒的案例,不知道他在背后要付上多少代价?但从他的身上,看到很大的信心!他跟我说:『我没有任何的宗教,只是在跟随基督。』这项宣告真是让我吃惊、感动与羞愧!」


「十八岁,来到了美国,是就读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第一年,在学校里又遇见另一位由印度教改信基督的传道人在我们当中分享见证。从此以后,我便决定进入查经小组,开始认真追求,学习圣经。现在,每星期三,我都跟山姆(另外一位就读于MIT的印度基督徒)一起分享圣经,默想神的话语。」终于明白,为什么乔治要强调吃素,原来乔治不是真正的素食者。这是他头一次以吃素的方式来纪念耶稣受难,因此决定在复活节前四十天的四旬期(Lent)禁荤。

▲对游客而言,喀拉拉绝对是名单中的旅游胜地。但是,对于现今用生命撰写使徒行传的你我而言,喀拉拉,向我们见证了当年使徒的佳美脚踪!

向多马致敬!


虽然美国号称是民族的大熔炉,但,可以遇见从印度来的「首陀罗」和「达利特」,机率应该十分稀少。然而,以波士顿而言,却时常可以在MIT、哈佛等著名学府或是各大教学医院,看到许多来自印度、站在人口金字塔顶端的人士。果不其然,几天前,去医院复诊眼睛,就是由一位印度女医生为我做瞳孔放大眼底的观察。跟医生聊天:「最近我在研究印度文化。」她笑着望了我一眼。既然有回应,接下来就开门见山:「请问妳是婆罗门贵族吗?」 她回答:「是的,我是。」检查完毕,她跟我说:「感谢上帝,一切正常。」


这一句「感谢上帝」,不由得想起一位叫茉莉的印度姊妹曾这样说:「大部分的高级种姓贵族不欢迎基督教,因为他们知道基督徒反对奴隶制度。」的确,主耶稣绝对不会轻看「首陀罗」和「达利特」,但这位医生,说不定也是一位来自喀拉拉省的基督徒呢!


我向神祷告,盼望有一天能到印度,除了如愿以偿地好好研究小画像之外,我要走到「首陀罗」和「达利特」的面前,告诉他或她:「在神眼中,你是惟一,耶稣爱你,祂不仅要触摸你,还要与你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在此,特别向多马致敬!因为多马愿意以基督的心为心,喀拉拉省才能在印度「独树一帜」,可见当年多马所撒下的种子,如今仍在开花结果……无可置疑,乔治就是果实之一啊!

▲ 当年多马所洒下的种子,如今仍在开花结果,图为喀拉拉的圣多马教堂。



1. 印度小画像(Indian Miniature)或称手稿插画(illustrated manuscript),媒材以不透明水彩、墨水为主,作品尺寸迷你,画工秀丽细致。


2. 贱民的来源不可考:他们可能是南印度人来到印度次大陆以前的原住民,也可能是罪犯,也可能是战俘,甚或触犯种姓制度而进行的跨种姓婚姻(逆婚)。不论男女双方原来的种姓为何,只要一方为贱民,后裔无一幸免。他们的工作种类多数具有宗教性,与死亡、排泄物与血污有关。印度教从未承认他们是印度教徒,因他们不是再生族,死后无法轮回。在印度独立之前,贱民完全没有机会接受任何教育。根据人口普查,印度目前有1.67亿的贱民,占总人口16.2%。有2%至5%的人口是婆罗门,享有全国60%的工作岗位,而总人口达16%的贱民却必须瓜分不到1%的工作机会。印度总理曼莫汗辛表示:「尽管六十年来,印度已经制定宪法,下令禁止种姓制度和种姓隔离,政府也在这方面努力不懈,但是在印度各地,贱民依然面临强大的社会歧视与打压。 」甘地当年争取印度独立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废除种姓制度;然而,这种千年的传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废除。


3. 在印度,由男性继承家族血统的关念仍然根深柢固,而且缺乏完善的养老金制度,很多夫妻希望多生几个儿子,确保老年有所依靠。因为女儿出嫁,需要付出巨额嫁妆,否则就会被男方轻看,造成打掉女胎和滥杀女婴。这样的结果导致印度一些乡村和城镇新娘匮乏,找不到伴侣的大量单身男性,成为社会不安的因素。


4. 尽管印度政府规定所有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由于贱民大多举债生活,孩子从小时候便当了童工,帮家里还债。印度1500万童工中,绝大多数是贱民的子弟。


5. 印度的一级行政区包括27省、6个联邦属地及首都德里。 27省各有民选政府,首都辖区与省处相同的地位,而联邦属地则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受访者小档案

乔治‧库瑞安(George Kurian)来自印度喀拉拉(Kerala)省的首府Trivandrum,二十四岁,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研究生,主修电脑工程。他喜欢玩各式球,例如:壁球(Squash)、网球、足球等,但最喜欢的是桌球打乒乓。


作者小档案

周兰惠,来自台湾,现居波士顿。全职艺术工作者,热爱色彩,钟情绘画,使用个人符号诉说与神、与人、与自然的关系。喜欢好友、美食、写作、喝下午茶、听爵士乐。有钱时旅游、看好秀,没钱时散步、做白日梦。用心品尝生活、认真享受生命。曾任波士顿大学驻校艺术家、台湾东华大学驻校艺术家,2007古根汉绘画创作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