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具DNA的植堂者
【教会与植堂】系列2
口述╱王彼得(Peter Wang)
采访╱廖美惠
「植堂是一门艺术,不是机械式,也不是魔法术。最重要的是植堂者的心态与DNA。」刚迈入50岁的王彼得牧师,参与过四次植堂。最近一次是2021年从台北信友堂出去植堂,成立林口国际信友堂。
从本系列第一篇文章,他提醒读者:透过植堂让各处有教会,各个族群有自己属灵的家,广传福音,落实门徒训练。他要在此篇采访聚焦植堂的特质,以及植堂者的培育。
▲教会是活的有机体,看重的是「关系」和「亲密度」。
植堂不同于细胞小组
K:为什么如此强调小教会与植堂?植堂与细胞小组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王:上期提到巨型教会的缺点,再次表明,并非对大教会不满。而是教会组织变大后,很容易落入僵化,有句话说「由奢入简难」。巨型教会扼杀小教会的生存空间,但自己又很难发展出教会肢体应有的「关系」和「亲密度」。
初代教会是「小而美」的小教会模式。小教会是活的有机体,没有大教会的各种舒适与照顾,反而有机会锻炼属灵成长,相对也经历成长的痛苦。当然,如果他们够健康,就会继续开拓;有时也会患上属灵疾病,最后可能死亡。死亡是生命自然的一部分,但新的生命(植堂)会继续在不同地方涌现。因为我深信,从初代教会到现在,神绝对有能力保护祂自己的声誉。
90年代开始盛行的细胞小组,已在许多华人教会中建立运作。植堂和细胞小组教会的共同点是增生开拓,但在本质上仍不相同。细胞小组教会最终将形成超级大教会。植堂则是从母堂独立出去的教会,会友人数不多,一开始可以在信徒家中或租用场地。一旦空间不够,或人数增长到一定程度,便另行开拓。且每间植堂各有其领导人,权柄直接来自基督,而非教会层层组织。
细胞小组一般仍在大型教会的架构下,只是将会友分成小组,并非具有自主独立的教会功能。细胞小组权柄来自主任牧师,从上而下,由各小组长分层带领。小组囿于层层限制,主任牧师的异象很难直接传达到每一个肢体。反观植堂教会人数虽少,仍是一个教会架构,一个身体,不断透过植堂倍增,使福音传遍族群。
植堂也不完全是「家教会运动」,因为不只在「家」中聚会。也可能透过网路合作达成,例如与另一教会联盟合作,成立双语植堂教会或某一族群的植堂教会,形式可以多样化。
K:请分享参与植堂难忘的经验。
王:先分享一个小故事吧!神曾经医治我的爷爷,所以奶奶向神许愿—「神啊!在我的儿孙辈当中,任挑一个去服事祢吧!」于是奶奶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叔叔王季雄成了宣教士,在泰北服事四十余年。奶奶的孙辈中,我蒙拣选,从小就知道一辈子要服事神。奶奶与神的约定就这样实现了!
神的家都是独一无二的,教会植堂也是如此。每次植堂都有些基本要素,也有各异其趣之处。因为植堂是一门艺术,不是机械式,也不是魔法术。
我现在50岁,参与过四次植堂。 14岁随父母移民美国,戈登康威尔神学院毕业后回到北加州牧会,期间经历两次植堂。几年前神带领我回亚洲,2018年到中国植堂,这是一次难忘并成功的植堂模式。对这个新堂投注三年时间,看到支持经费从100%到60%再到30%逐年递减。三年后这个教会完全自主独立,现在已经培训出自己的团队,人数约在30至40人左右。即便如此,我们继续保持联系,疫情期间无法实体见面,但常在网路上相聚,并鼓励他们再继续开拓。
最近一次的经历,是2021年参与台北信友堂植堂,在林口成立国际信友堂。这个植堂教会的特色就是国际化,会友几乎都是双语,来自不同背景与国家。这是一个国际基督徒的群体,致力将福音的真光带进林口;在健全的关系中一同成长、受装备、得能力;以有使命感的领袖和圣经真理转化世界。
▲2021年植堂的林口国际信友堂,会友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致力将真光带进社区,在健全关系中成长,以真理转化世界。 (供图:王彼得)
植堂者的DNA
K:植堂者有何特质?教会应如何栽培、预备植堂者?
王:所有事工开展都始于人愿意跟随神;植堂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无中生有。第一步必须从对植堂有异象与远见的教会领袖开始。就算过去没有植堂经验,并不表示未来不会植堂。牧长们必须开始关注植堂的议题并认识可能参与植堂者的特质,进而栽培。我所观察与接触的植堂者,除了对传福音的大使命有热忱与呼召,还有以下七个DNA:
一)有弹性、易变通:比一般人更能接纳失败;面对不同状况时,反应更快,做出合适的调整。
二)通才而非专才:植堂者未必是讲道的牧师,但要有门徒培训的基本功,有能力带领查经、关怀,能规划并执行,也喜欢接触新的人事物。简言之,最好是十八般武艺都会一点。不需要是博士生或神学生。
三)敏锐的观察者:能融入处境化、在地化植堂,尤其是对跨文化族群,能灵敏指认需要,进而牧养。
四)不拘泥于循序渐进:不少年轻人喜欢打破陈规,建立适合自己的规定。这里所谓的循序渐进,指的是在想法和做法上遵守线性过程,完成第一步后才有第二步。牧长们最好有心理准备与雅量,接纳跳跃式或螺旋式的前进,不按前人途径而行未必是坏事。
五)受苦的心志:植堂者愿意离开舒适圈,背起十字架跟随耶稣。这是对所有基督徒发出的挑战,包括我自己在内。
六)行动派:如果没有行动力,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根据有迅速倍增教会经验的植堂者表示,六个月内完成植堂是挺合适的时间长度。行动派植堂者有快与准的优势。
七)结交非基督朋友的能力:这一点看似简单,却是关键。根据非完整统计资料,基督徒信主后约18个月,就会渐渐脱离非基督朋友圈;一旦离开非基督朋友圈,就会长期习惯在基督徒朋友圈的泡泡里。植堂者必须养成主动并刻意结交非基督朋友的能力。
发掘且栽培植堂者,并非一蹴可几。教会领袖需刻意育成植堂者,给予一定的自由度,支持他们开拓教会。以下是实际作法的建议:
• 从中、短宣开始:植堂者对传福音有极大热忱,牧长应主动支持,邀请参与家门口宣教,或跨文化短宣、中宣,并给机会主持布道会与相关培训。
• 轮调与实习:仿效大公司储备主管要到不同部门实习,了解公司运作。同样,让植堂者参与教会五大部门(宣教、敬拜、教导、团契、事工),从不同历练中学习服事。
• 制造机会:介绍福音班的慕道友,或刚信主的基督徒与植堂者认识。植堂者在新人圈子里,开始布道性的讨论小组。随着越来越多人信主并成为门徒,发展成具新教会的模样,就是植堂的契机。例如,一位新住民成为信徒,再带领家人和朋友来参加活动聚会,继续传福音和门训,逐渐成形后,就是以新住民群体为骨干的植堂。
植堂是为了兴旺主道、神得荣耀
K: 如何评估植堂是否成功?植堂者应具备什么心态,守住什么原则?
王:植堂的成功不能用数字评估。不是教会椅子数量增减,不是经济能否独立;而是基督的身体持续成熟,在神的旨意和带领下成长。
植堂的核心是神在其中施行大能。经历植堂的同工都会不约而同地承认:是神在其中成就大而可畏的事;神才是主导者,人只是配合者。植堂是神吸引广大失丧者来到祂面前,进入得救群体的一种方式。我们最终盼望的是神得荣耀,而非教会得扩展;重心是基督的救恩,而非方法或模式。
植堂者的心态与原则,可归纳为以下三个「不是」:
1.植堂「不是」教会另一个项目:而是教会DNA的一部分;看到哪里需要福音,就在那里建教会。教会分裂不能算植堂。植堂需要的是舍己的态度;植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途径之一。植堂者必须注意,不要因为太兴奋而得意忘形,把开拓新教会当作偶像,结果是灾难一场。
2.植堂「不是」教会增长运动:如果以教会规模越大、事工越多为目标,那就搞错方向了。 「小而美」才是植堂者应谨守的原则。
3.植堂「不是」只有一个模式:植堂可能有基本的SOP,但不表示每次都可沿用相同方式。教会是有机体,需要根据群体的对象、地理、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调整相应外展方式,没有标准模式可以套用。
K:请给华人教会领袖植堂的建言。
王:我特别关注北美华人教会的发展历程,也在亚洲看到教会的成长。想再次强调并对世界各地的大型华人教会牧长们呼吁:感谢他们在过去几十年间,服事那一代人。趁着他们还有影响力之际,帮助下一代,成全下一代,重视植堂,开拓植堂。植堂永远不嫌多,需要有远见的牧者,由上而下带领、寻找有植堂DNA的一代人,尽早投注资源植堂。感谢前辈牧长们协助搭好了舞台,就让这些有热忱的植堂者继续为主发光发热吧!如经文所说:「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使徒行传19:20)
植堂对信徒和社区有何影响?可能遇到什么困难?敬请期待王彼得牧师在下一期【教会与植堂】系列的分享。
王彼得(Rev. Dr. Peter Wang)牧师
戈登康威尔神学院教牧学博士学位。有20多年的牧会经验,对情绪健康的灵性、教会领袖领导力和组织发展、后现代主义的福音外展、植堂等有很大的负担。在各教会、神学院和基督教机构参与教导、提供咨询并协助扩展。王牧师与妻子Ann育有一女。
现任(美国)中华圣经差传协会(Chinese Bible Mission,简称CBM)总干事暨理事长;基督教国际信友堂协会创始人暨理事长;台湾基督教传教士协会理事;台湾先锋青少年发展协会理事;(美国)基督工人神学院(Christian Witness Theological Seminary)客座教授;(香港)恩典圣经神学院(Grace Biblical Seminary)客座教授。
廖美惠,本刊特约撰述。来自台湾,蒙特梭利认证教师,北美中华福音神学院基督教研究硕士,纽约独立媒体深度报导首奖得主。 26岁完成「留学梦」,36岁实现「移民梦」,56岁蒙主呼召进入「宣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