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走进画家的心灵世界
「从画像看人生」网路讲座【台湾KRC报导】
报导╱何富美
1.马谛斯画作
2.芙烈达•卡萝画作
3.爱莉丝•妮勒画作
4.弗洛伊德画作
台湾神国资源为基督协会于2021年8月24日在Zoom上举办「从画像看人生」网路讲座,由旅美画家周兰惠老师亲自授课。画像和自画像是艺术家常用的题材,他们描绘的不仅是人的外像,也是自己的内心。
亨利‧马谛斯(Henri Matisse)所画的人物,呈现出独特的人格特质与人物力量(1)。坚忍的芙烈达‧卡萝(Frida Kahlo),作品中让人看见支撑承受苦痛的生命力(2)。爱莉丝‧妮勒(Alice Neel)以丰富的色彩与灵活的线条,呈现出对弱势族群的关怀(3)。
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则以大地色色调和雕刻般的笔触,在光影间显出更深刻、更具人性的表情(4)。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以超写实画出精细毛孔、发丝。受伤后把笔绑在手上,以点描方式作画。画风改变,对生命的关注仍跃然纸上。
马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善用黑色,但画像中总有鲜明的红或蓝,凸显人物特质。菲利普‧加斯顿(Philip Guston)早期较为抽象画风,后来受立体主义影响,晚期作品加了类似黑色幽默的卡通象征人物造型,用色简单且丰富,笔触生动有意境。玛丽‧斯蒂文森‧卡萨特(Mary Stevenson Cassatt)擅于柔美细腻的仕女,以及母亲与孩子的亲昵,受当时法国画风影响,成为知名的印象派画家。
周兰惠老师表示,很高兴分享、讨论不同的艺术风貌,期待未来有机会谈谈自己作品背后的故事。
郭渊棐老师分享,这次讲座提高生活与灵命品质,也扩大眼界,以不同角度看艺术的表达。不论喜不喜欢这些画家的作品,他们在艺术史上都占了重要地位。郑宏志长老则惊讶于画家的人生历练;张同凝看到画家对人的关注。赖莲娜从老师的解释,看到画家从风格、笔触,呈现对生命的捕捉与描绘。郑斐如感恩与这些画家在课堂上邂逅,欣赏毕卡索早期的画作时,甚至有流泪的悸动。何雅勤体会画家的特质:苦难背后仍有上帝赐的福;他们积极创作,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一字眉」芙烈达‧卡萝和专注「眼睛」的爱莉丝‧妮勒,则在宋宜丹心中留下印记。
何富美(Angel),现任台湾神国资源为基督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