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the catastrophe
【當災難遇到信仰‧心靈篇‧】
口述/許重一 整理/玉珍
災後如何心靈重建?如何實際關懷?身處2017年德州重災區的「曉士頓西區中國教會」許重一牧師,在巨災過後,提出誠摯的建議和提醒。
▲帶著信心,一起面對哀痛,為救災清理工作禱告。
當大災降臨,面對災後一片狼藉,我們心痛、流淚、悲哀,我們需要尋求主的面,求主安慰我們的心,教導我們怎樣憑著信心重建家園。
帶著信心,面對哀痛
聖經詩篇裡有不同種類的詩歌,幫助我們面對人生不同的處境。其中有一類叫哀歌(lament)─哀訴心中的苦楚,做憂傷中的祈禱和心中不平的申訴。大型自然災害造成的重大傷痛不容忽視,受災家庭不只承受物質損失,也受到心靈創傷。詩篇六十九篇就是一首哀歌,裡面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導我們不要以表面化的信心去否定或逃避內心的傷痛。
彼得前書五章7節說:「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把「一切的」悲傷重擔交給神,老實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還喜歡留一些東西自己揹著。有些東西我們不願去面對,甚至不承認在那裡。我們要學習將「一切」交託給主,因為祂能承擔我們心靈的重擔。
這首哀歌將讚美和伸冤的話放在一起,為甚麼?因為詩人認識神的慈愛。「不要掩面不顧祢的僕人」,這是聖經裡人對神最深的呼喊之一。「掩面」代表與神隔離的恐怖、無助、無望的感受;而主臉面的「光照」代表著神的恩典與眷顧。
無論你在哪種傷痛中,你要知道,因為主耶穌的恩典,神的臉對我們是光照恩典的臉。我們要小心,不要以信心的名義否認內心的痛苦,也不要抓住傷痛不放而喪失信心;我們需要帶著信心去面對傷痛。
有些人抓住傷痛不放,甚至無意中使內心的痛苦成為無需成長、歸罪於人或神的藉口。當我們擁抱痛苦,而不是擁抱信心和恩典的時候,這個苦毒會成為生命的枷鎖,攔阻神恩典的醫治。
另一種狀況是:口口聲聲說屬靈的話,卻一直逃避傷痛而不敢面對,甚至不承認痛苦的存在。外表上看來屬靈、堅強,內心裡卻似乎有一道牆,擋住了真實的感受,無法經歷親密,無法更深地認識主。因為在逃避的過程裡,我們其實在躲避愛和愛的代價,以致信仰成為教條,而缺乏生命。
我們一再看見哀歌裡「以信心面對痛苦,將傷心和苦水帶到主面前」兩者並行的踏實態度。「但我是困苦憂傷的。神阿,願祢的救恩將我安置在高處。」(詩篇69:29)這才是真實勇敢地面對自己。
▲在危機中同甘共苦,見證我們真是基督的身體。
心路關懷,謹言莫論
災難給成人與孩子都帶來了傷痛。電視的畫面、手機的報訊、自己看著災情惡化的憂慮……。災後,教會嬰兒室的孩子們特別哭鬧,弟兄姊妹也感到憂慮或憤怒,這些都讓我們明白:在這樣的時刻,我們需要哀歌,我們需要憑著信心,將我們的憂傷帶到主面前。
災後,教會針對心靈復原與重建安排了專題講座,不要錯過。如果教會外的人有需要,也可介紹他們來尋求協助。
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聽見一些自以為是的論調,倉促宣告神的審判,甚至發出末世預言。要小心,不要輕易接受或傳話。事實是,我們都是不配的罪人,都需要恩典與憐憫。不要隨便聽信那一類的話,不可亂猜測下定論,給受苦的災民雪上添霜,那不是恩典的舉動。
耐心相待,彼此相助
災難也是一場信心的試煉,是顯明教會和基督徒本色的關鍵時刻!災情慘重的家庭是我的弟兄、我的鄰舍。我們都有責任以信心與愛心的行動來回應。主內一家人,要學習同甘共苦,不要以為自己家僥倖,倒是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一定程度上,受災家庭等於是為眾人承擔了禍患。這樣看來,我們豈不是更有責任要去關懷受災的鄰舍!
在危機中的同甘共苦與彼此相顧,見證我們真是基督的身體,奉基督的名服事鄰舍,也正是肢體發揮功效的最美畫面。
助人受助,互謙互諒
聖經挪亞洪水故事裡說:當挪亞遵行神的旨意蓋好了方舟,又將各樣的動物都帶入了方舟裡之後,……耶和華就把他們關在方舟裡。(參創世記7:16)有猶太拉比指出:方舟裡另一個沒有被述說的奇蹟,就是這麼多受造的生物,需要學習在方舟裡和平共處,才能一起得蒙救贖。
平時的死對頭,需要回到神起初創造時萬物和平共處的美意,才能一起度過危機。危機成了鄰舍重新學習彼此相顧相愛的轉機!幫助人是一門屬靈功課,接受幫助也是,需要信心與耐心,彼此體諒與寬容。幫助人的過程有時超過我們所想像,要以基督的心學習犧牲付出,有時須立下界線以愛心說誠實話;在平時奉獻之外,甘心多加奉獻賑災等,都是成長的功課。
懂得如何謙卑感恩地去接受幫助,不是趁機佔便宜。明白幫助者不完美,能力有限,有時幫得不夠好,需要包容。這也是功課。
主的恩典夠用,願我們分享生命更新的恩典,傳揚基督再來的盼望!
(摘錄自曉士頓西區中國教會2017年9月10日講道)
許重一:曉士頓西區中國教會主任牧師。生於臺北,十四歲移民美國,在波士頓長大。蒙主呼召後離開工程師之職,達拉斯神學院畢業。在西區教會服事至今二十五年。
整理者小檔案:玉珍(喻真),來自臺灣,現居休士頓。喜歡清靜時刻與主對話,愛將主的作為說與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