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2
Kingdom Neighbors

God blesses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gospel spreads throughout Europe

專訪基督教華僑佈道會COCM王光霞總幹事

三十年前,科羅拉多州一個小城市的教會,主日崇拜後,筆者信步至圖書館參觀。琳琅滿目的英文書中,赫然出現四個中文字《古木常青》,原來是王光霞姊妹蒙召到「基督教華僑佈道會」事奉主的見證集。閱畢深受激勵,期望有一天能親眼見到這位敬愛的屬靈前輩。想不到美夢成真!


去年底在費城郊區召開的「2004年華人差傳大會」,有機會代表本刊訪問在該會服事近四十年的總幹事王姊妹;雖然《古木常青》早已絕版,本文分享卻可算是該書「續集」,更是「現代的馬其頓呼聲」,讓我們從中得到激勵和提醒,向神回應,參與大使命事工!


歐洲宣教現況與挑戰


請簡單介紹基督教華僑佈道會(以下簡稱COCM)的事工。


king:COCM是一個不分宗派的差會,藉開荒佈道、建立教會、栽培訓練及文字工作,把基督的福音傳給在歐洲的華僑。歐洲 97%的華人仍未接受福音,本會異象乃是「神恩澤僑胞,福音遍全歐」(Reaching the Chinese to reach Europe),1950年由已故王又得牧師創立,他也是倫敦中華基督教會的創建者。


現今在歐洲約有二百間華人教會、團契和查經班,當中很多是由COCM開荒佈道後成立。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差會的組織不斷擴大,海外委員會增至十個;工作範圍擴及東歐,現有同工約五十位,來自不同的國家,透過多元化的事工,向在歐洲的華人廣傳福音,對象包括本地華僑、華裔青少年、餐館業人士、留學生及中國大陸人士等。

英國和歐陸的華人福音工作是如何萌芽的?


king:我們先到華人比較多,但沒有華人教會的地方探訪。先認識當地的一兩個基督徒家庭,派短宣隊與他們配搭事奉;多次撒種有人信主後,再跟進、組織起來,訓練他們去傳福音,帶領查經聚會。起初成立團契,漸漸發展成主日崇拜,並鼓勵他們自己聘請傳道人,成立教會。使命達成後,我們的同工就轉移目標,到另一地方開荒佈道。


歐洲的華人,包括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大概有八成從事餐飲業。COCM自1969年起便開始了向餐飲業者傳福音的工作。談到這裡,一定要提到張堯勳牧師。他在1960年代末期開了兩間餐館,經過兩三年禱告尋求, 決定全時間傳道。第一年他就探訪了七百位餐飲業者,是第一位全時間的餐福牧師。1990年COCM成立了餐福團契,組織短宣隊特別向餐飲業者傳福音。他們礙於工作時間,無法在星期天參加主日崇拜,我們就鼓勵他們在週一或週二聚會崇拜。

▲王光霞夫婦與筆者(右)同攝於在費城近郊舉行的2004年華人差傳大會。

這些年來你們事奉的對象和方法有何改變?


king:歐洲的華人不少是長期定居的,但亦有很多會回到原居地或移居世界各地。由於華人的流動性,使COCM的工作顯得更急切、更有挑戰且更具策略意義。從1950至1970年代,我們工作的對象,主要來自香港和馬來西亞的留學生;他們信主後,動員他們參與開荒植堂的工作。以英國為例,1970年代我們在二十五個大城市設立了基督徒團契,藉學生向當地居民傳福音。


當地居民大多是餐飲業者,我們鼓勵留學生每週六在教會開辦中文班,教導他們的子女。平日由教員探望學生的家庭,建立關係,畢業典禮時再帶出福音;不少家長看到基督徒老師的愛心和關懷,深受感動,因而接受耶穌作救主。雖然學生流動性大,但當地居民信主後,便有了固定的教會成員。


1980年代,我們開始了下一代土生青年人的工作;而過去這十年,大陸留學生則成為我們的重點福音對象。

北美與歐洲的華人社區有何異同?


king:與歐洲的華人教會相比,北美華人教會的知識分子比例高很多。歐洲華人教會大多是基層人士:在英國,雖然新一代華裔逐漸成為專業人士,但70%的華人都與餐飲業有關;義大利有十多萬華人,但多數在工廠做製衣、皮革等工作,有些人積蓄稍夠,便自己開餐館或從事貿易。


至於法國、德國等也有華人知識分子,但都不及美國。尤其是東歐,波蘭、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華人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大陸。他們大多在當地做小生意,小有成績後再開餐館。

未來十年,英國和歐洲大陸華人的宣教前景有何挑戰?當如何回應?


king:目前要面臨三個很重大的挑戰:


一、大陸留學生的牧養工作
過去幾年,從中國留歐的學人倍增。九一一後,美國收緊了學生簽證;據說每十個申請去美國讀書的人,有八個被拒簽。但申請去歐洲,特別是英德兩國學生,每十個人當中有八個是被批准的。所以單在英國,就有十多萬中國留學生,還有不少來這裡讀中學。這是我們的褔音族群,但合適的同工很欠缺。


二、下一代華裔的福音工作
後現代的歐洲道德敗壞,教會沒落,很多教堂被出賣,甚至改為清真寺。歐洲非常需要福音,既然神興起華人教會,我們就要負起普世宣教的使命。由於下一代歐洲華裔吸收了當地文化及語言,並且生根成長,理當協助他們向歐洲人還福音的債。


三、歐洲教牧同工的培訓工作
歐洲的傳道人不多,兩百多間華人教會只有三分之一有自己的傳道人,因此從1983年起,我們開設了神學延伸課程;1998年,得到香港建道神學院的支持,開辦聖經文憑課程,並在2003年正式定名為COCM聖經學院,設有一年證書、二年文憑和三年學士的課程等,盼望可以積極培訓當前急需的教牧同工。

四十年服事心路與見證


知道您在COCM事奉主已經近四十年,為何這事奉如此吸引您?


king:歐洲不是一個容易事奉的工場,我能持守崗位,是因為清楚知道這是神的呼召。我的父親是牧師,事奉神近五十年之久;當他去世前,我曾問他:「你作牧師很不容易,經歷過日本侵華、中國內戰重重苦難,為何仍能持守下去?」


父親的回答很簡單:「因為這是神的恩典和呼召。」


我是COCM創辦人王又得牧師的第一位長期同工,他去世前盼望我能接替,才由董事會委任我作總幹事。也感謝主,呼召同工從美國、香港、東南亞來這裡加入團隊,一起事奉。能得到他們的愛戴、支持與託付,是神的恩典。儘管遭遇種種困難、人事經濟的壓力、個性的軟弱,但每當安靜在神面前時,神的呼召便再次臨到。

誰是在事奉上對您影響最深的人,為什麼呢?


king:我生長在一個牧師家庭,父母親和大哥都對我有深刻的影響。到英國定居後,王又得牧師對我影響最深;他對神委身,願意付代價跟隨主,持守信仰,至死忠心。他去世後由我接替他的工作。


另一位對我影響很深的人,是前內地會海外基督使團的宣教士李亞農牧師(Arnold Lea),他的服事是我所敬佩、切盼效法的。李牧師自1970年退休後,到香港的神學院教了五年書,1975年完全退休後重返英國。我請他作我的個人顧問,把他豐富的宣教經驗、怎樣與同工配搭事奉、怎樣開展新工場等經驗與我分享。

回顧過去的事奉經歷,最難忘的事是什麼?


king:我接了王牧師的棒子後,負起整個差會的工作,經濟壓力很大。1970年代大部分經濟的支持斷絕了,但我們要向好多位同工支付薪金。當時負責會計的英國弟兄對我說 :「恐怕這個月無法支付同工的生活費了。」我把實情告訴同工,並說如果他們要離開,我很諒解。想不到同工們說:「如果妳繼續事奉,我們也一同繼續下去;不管有沒有生活費,我們一起事奉神。」


他們的鼓勵和支持,給我很大的安慰,但壓力仍在身上。晚上不能睡覺,起來迫切禱告,期望第二天收到奉獻的支票,還是沒有。直到第三天,果真收到一封奉獻信函,放著一張大額的支票,足夠支付同工該月的生活費。信上說請我不要找出他是誰;兩年前他在一次聚會中聽我講道,決定要支持 COCM 的工作,但一直都沒有能力。現在有能力了,故寄上支票。


還有一次,我要去北歐芬蘭一教會分享。我手拿很重的行李箱,在赫爾辛基(Helsinki)機場趕坐下一班的飛機。看見電動樓梯很高,心又很急,只好用英文大叫:「Please help me!」幸而一位高大的芬蘭男人聽懂英文,跑來幫我拿行李。我爬上樓梯到達閘門時,已筋疲力竭。我大叫:「我要去瓦薩市。」機場服務員立刻用通話機,請機長暫延起飛。一位服務員帶我來到我的座位後,對我說:「妳一定是中國大使的夫人。」我立刻回答說:「不,我就是大使。」我的意思是「我是基督的大使」,但服務員不疑有他,立刻讓我順利上機。真是感謝主!

北美的華人教會和信徒可以如何支持你們?


king:北美的華人教會,蒙神恩惠,得天獨厚,在人力、物力、財力上都更豐富。我們衷心呼籲北美的弟兄姊妹,與我們一起擴展神的國度。請在禱告中求問,神是否呼召您來歐洲服事祂,最低限度作短宣,幫助那邊的事工。


也許有北美的教牧同工、神學院畢業生,看見歐洲的需要,受神的感動,歡迎參與我們的工作,加入我們差會,作為北美華人教會差派的宣教士。我們很需要人力,歐洲有許多事奉的機會。


此外,禱告是一切事奉的基礎,請多為我們代禱。如果華人教會有差傳事工,也可以考慮把COCM放在差傳預算中,給我們一些經濟上的支持。過去我們收入不足,每年有赤字;2004年就有十多萬英磅的赤字。我們有近五十位同工,北美華人教會可以認領一位我們的同工,為他們禱告,並在經濟上奉獻支持。


COCM的互聯網:www.cocm.org.uk.
電郵地址:cocm@ cocm.org.uk.

COCM 目標與各項事工

1. 向歐洲華人傳揚主耶穌基督的福音。
2. 建立培植能自立的歐洲華人團契或教會。
3. 鼓勵歐洲華人團契或教會密切聯繫,相助合作。
4. 連結歐洲當地福音派教會、組織或機構。
5. 協助華人基督徒裝備自己,在當地事奉神。


開荒佈道、建立教會 第二代華裔事工
餐館事工      活水書室
推廣祈禱事工    學生事工
國語事工      宣教實習
栽培訓練      期刊發行

COCM聖經學院


Author profile

Yu Guoliang was born in Guangzhou and grew up in Hong Kong. After graduating from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obtain his master's and doctoral degrees, and is currently engaged in research at NASA. Articles are often published in "Feiyang" magazine, most recently "Church Earthquake" co-translated with Gao Lili and published by Feiying; "Shadow in the Morning Heart" co-authored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Camp and published by Tia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