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47
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The Lotto Elegy Under the Rain of Stones

寫給雪麗‧傑克森

雪麗,在妳的生活中,在當時的社會現象、人文環境裡,妳看到了甚麼?

嗨!雪麗:

第一次讀到妳的作品,是在中學時代─當時我對妳雪麗‧傑克森(Shirley Jackson)的名聲一點兒概念也沒有,不曉得妳是美國文壇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小說家。家裡的那本小說集裡,將妳的作品The Lottery翻譯為〈抽籤〉。當時年少,讀文學經典的品味與吸收力不怎麼樣,可一路讀下去,那出乎意料的結局,卻讓十幾歲的我背脊發冷。事隔多年在加州一門文學課堂裡重讀妳的作品,儘管早已淡忘妳的名字,但才讀了一兩段,馬上就認出這就是當年讓自己全身起雞皮疙瘩的小說!

讓人發冷的六月儀式

天氣晴朗、繁花盛開的盛夏,一個人口只有三百多的小村莊,男女老幼聚集在廣場,參與一年一度的抽籤儀式。陳舊破損的黑色摸彩箱擺在廣場中央的凳子上,沒有人知道這儀式最初是如何開始?流傳了幾代?惟一的模糊印象,似乎是與豐年祭有關:「六月樂透,玉米快熟」。

村裡全員到齊後,每族每家輪番抽籤。哈欽森(Hutchinson)一家「彩運當頭」,儘管哈欽森太太直嚷「不公平」,全家五口仍得按照規矩輪流到黑箱前完成最後的儀式─抽中樂透的哈欽森太太,站在廣場中央,所有村民從老至少,包括她的丈夫、兒女拿起石塊,紛紛朝她身上砸下,如滂沱大雨……

冷靜抽離的敘事手法,從容道來的第三人稱視角,一路如緩緩河水波瀾不興,直到尾聲將近才猛然從水裡冒出一隻面貌猙獰的河怪,一口吞吃掉前面安詳寧靜的鋪陳景致。森森餘韻比一路血跡斑斑、腥味處處的鬼故事還叫人毛骨悚然。這篇小說於1948年在《紐約客》雜誌刊登後引起軒然大波,負面的批評聲浪遠遠高過正面的評價。引起讀者不悅的,是因為情節如此寫實,彷彿那個小村莊,貨真價實地存在於美國某一個角落。這樣的故事,跟報紙血淋淋的社會版新聞一樣,讀後讓人不安。

「歌德女王」、「恐怖天后」,這是出版商為了宣傳而給妳冠上的封號─妳的作品引發的迴響熱度歷久不衰,絕不只是因為妳寫出了讓人寒毛直豎的驚悚小說而已。課堂上,老師教導如何分析評論一篇文學作品:作者想表達甚麼?主題為何?目的何在?當中有何比喻、象徵,或隱喻?也就是說,身為讀者,我應該學著去看見作者所看見的。

▲村民對此傳統表面行禮如儀,骨子裡卻認為它還不比吃頓飯來得要緊。

雪麗,妳看到甚麼?

雪麗,在妳的生活中,在當時的社會現象、人文環境裡,妳看到了甚麼?

文獻資料與傳記告訴我,妳出生於1916年舊金山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家人期待妳成為像妳母親一樣的窈窕淑女,日後成為恪守禮教的賢妻良母。在妳成長的環境裡,不缺錦衣玉食,可妳卻覺得空乏;在妳的社交圈子中,不缺名門世家,可妳卻覺得寂寞。

於是妳創作,縱使妳的父母不支援妳這樣的「嗜好」,於是妳嫁了一個左傾的猶太裔丈夫,縱使他們極力反對。妳不願意將自己打扮成身著華裳的洋娃娃,被那些虛偽勢利的教條禮數所操縱,妳用筆來向社會證明妳有自己的聲音。

〈樂透〉刊登後,妳母親寫信責問:「妳爸和我才不管妳在《紐約客》都寫了哪些玩意兒。反正你們這群年輕人滿腦子就是些灰色陰鬱的念頭─可妳怎麼就不能寫些激勵人心的故事呢?」面對一篇虛構的故事,母親的反應竟比面對一則真實的謀殺案報導還要激憤。雪麗,我相信妳真正想寫的,不僅只是一篇虛構的恐怖故事。

宗教的盲從?

記得我曾與一位八十歲的白人老先生聊妳的〈樂透〉。我問他覺得這篇小說的主題是甚麼。老先生說,他覺得這是在影射人們對「宗教的盲從」。

當時的我,有點訝異老先生居然將文中「盲從」的靶心單單定位在「宗教」上。「宗教是人們隨著文明演變一路進化出來的!」他說,「妳看,舊約時代的神多兇多嚴厲啊!到了新約裡就講慈愛饒恕啦!小說裡的那群村民,盲目跟隨一個傳了好幾代的宗教儀式,也沒想要革新,所以才會繼續執行殺人獻祭的習俗!」

老先生提起自己童年的經驗。父母在他九歲時離異─因為父親的賭癮很重,對家庭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母親不得不忍痛離婚。在當時他們所居住的保守小鎮裡,一個女人主動要求離婚是不可思議且不成體統的事。這樣「離經叛道」的舉動,導致教會裡的人都排斥、孤立他的母親,拒絕與之來往。所以他的結論是,教會內的人並沒有比外面的人好,他們偽善的言行才叫恐怖。〈樂透〉裡的村民,就跟死守著「不可離婚」傳統的基督徒一樣。不問理由、不知原因,就是要執行一個行之已久的儀式,哪怕如此儀式帶來的,是死亡。

這樣的解讀,讓我心裡湧起一股既感傷又為之一凜的悸動。

雪麗,難道妳當初創作的眼光,是落在教會裡嗎?妳所看到的人性,跟老先生眼中的教會一樣,沒有行憐憫、好公義,卻只會用禮教規條來窒息人嗎?還是,妳所看到的,是更廣大的社會整體氛圍?儘管美國是一個以基督教信仰立國的國家,可人們的心是否已經不認識真理,只懂得固守教條、死守陳腐戒律?

十字架的真理

妳的〈樂透〉充滿象徵和隱喻,其中也不乏隱含的宗教意味:題目The Lottery「樂透」,本意味著幸運兒的誕生,在故事裡反成為犧牲品、替罪羔羊的代名詞。儀式選擇在早上十點舉行,過程不超過兩小時,之後還「趕得及回去吃午飯」,意指村民對此傳統表面行禮如儀,骨子裡卻認為它還不比吃頓飯來得要緊。破舊古老的黑箱,平時隨便堆放,幾次有人提出需要修補重造卻不了了之,可見村民對摸彩儀式的歷史淵源與神聖性毫不重視。儘管儀式已淪為形式,沒有人知道它的真正由來,但大多數人,尤其是老一輩的村民,對鄰村廢除抽籤之舉卻嗤之以鼻、強烈反對,更暗示了無意義的盲從。此外,故事裡的人物名稱如Delacroix,原意指「十字架的」,可村民卻老把這姓氏給唸錯,是否暗示著人們早已無法正確理解十字架的真理?而意為「墳墓」的儀式助手Graves,是否也在諷刺僵化的宗教規條,無法帶給人生命?

我想起聖經福音書裡的那些法利賽人。他們常被拿來當作信仰的負面教材,因為他們忘卻信仰規條的精髓真義。一代一代刻苦持守、努力遵行,卻不知律法早已被弄得僵化堅硬,像可以置人死地的石塊。失去真理亮光的宗教,永遠可以用黑色的遮羞布來蒙蔽人的眼睛。雪麗,妳是不是看到了,那些自義自誇的法利賽人死而不僵,千百年後繼續以另一種樣貌混在信徒裡?

▲在今日,我們可是拿著石頭的村民?

我們是否成為手握石頭的村民

妳所處的當代美國社會,經歷過經濟大蕭條與二次世界大戰,女權主義運動一波波湧起,非裔民權運動也正將進入風起雲湧的時代,社會改革的呼聲此起彼落,其中也包括對教會裡陳腐氣氛的抗議與批判之聲─他們認為衛道人士對吸菸喝酒和離婚再婚這些議題錙銖必較,對種族、性別歧視和戰爭罪惡之類的大議題則漠不關心。

雪麗,我不知道當時譽滿文壇的妳,對宗教的看法如何?持守怎樣的信仰價值觀?妳是否真如那位老先生,以及一些評論家所言,藉著〈樂透〉控訴人們對宗教傳統的盲從?我只知道,多年後再度與妳的文字相逢,我的心依舊充滿了恐懼與不安─有沒有可能,這個世代裡,在非基督徒眼中,面對諸如同性戀與離婚這些議題,我們這些信徒就跟那群死守著傳統習俗不放的村民一樣?因為聖經說不能離婚,所以死守著貌合神離的婚姻。因為聖經說同性戀是罪,所以反對同性婚姻到底。雖然我們知道這些持守的背後,有其真理教導與根據,可對很多非深陷困境者而言,只以「聖經說不可以」而不以愛和恩典思考在真實處境中如何應用、並指引出路,那麼,從某種角度而言,不啻於一種僵化不知所以的傳統觀念,就是此書中描述的莫名其妙的黑箱儀式!

其實我的心裡,湧出的是更深的悲哀─原來我們自己成了別人眼中的村民而不自知。甚麼時候,美國的基督徒一點一滴地失去了「多數」的地位,成了主流社會裡少數的頑固死硬派?甚麼時候,基督教信仰土崩瓦解地失去了對這個社會的影響力?甚麼時候,信徒們一截一截地斷失了與未信者之間的對話橋梁?我們沒有用愛心說誠實話,卻用文字、語言暴力的石塊先定了他們的罪。

雪麗,妳的故事叫我害怕,叫我悲傷,但它更讓我警醒。一則好故事的中心思想可以有不同的解讀,一部層次豐富的小說有多重的涵義可供讀者咀嚼─妳的〈樂透〉在發表近七十年後仍向讀者說話。妳的現代寓言故事給了我深刻的警惕。如果身為現代的基督徒,只是以「看歷史」的角度來審視過去法利賽人的所作所為,面對發生在現今社會的議題,總以「外邦人不敬畏神、不認識真理」來詮釋與我們相左的意見,那麼,我們這群自認屬神、屬真理的「光明之子」,充其量在世人的眼中,也不過是一群成天在教會裡「阿們阿們」,隨時準備抽籤向鄰舍扔石塊的村民而已。


作家雪麗‧傑克森(Shirley Jackson):美國現代小說家,美國愛倫坡小說獎得主。1916年出生於舊金山,卒於1965年。她所遺留的作品不多,對後世文壇的影響卻十分深遠。最知名的短篇小說〈樂透〉於1948年發表在《紐約客》雜誌,被譽為該雜誌「有史以來無人能匹敵的最高人氣作品」。


Author profile Zi En: I wrote compositions when I was young, and articles when I grew up. I used to write for myself, but now I give the pen to God. Cooking words to quench hunger cannot bring real spiritual satiety, but I would like to contribute five loaves and two fishes and bake word cookies to "appetite" readers, and then be willing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truth of faith and taste the taste of the Lord's 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