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will tell my story?
照片提供/潘曉玫
但願中華故事在美國文壇如旭日東昇,氣勢磅礡一幕幕上演,牽引其他族裔走進華人世界。
科學家焦急尋找販售怪獸藥材的地下中藥行,疾步穿過店鋪林立的老舊騎樓,「周寶堂」、「南北樓」、「鍋味粉麵」等大小霓虹招牌,看得人眼花撩亂。「砰—!砰—!」大怪獸沉重的腳步聲自遠處震動街道,香港巷弄裡,小水窪激起一圈圈漣漪。「砰—!砰—!」腳步聲逐漸接近,高高掛著的紅燈籠激烈搖晃,躲在地下避難所的東方面孔全部摒住氣息!(電影《環太平洋》,Pacific Rim,2013)
▲電影《環太平洋》加入中國元素。
鏡裡中華
近年來,許多好萊塢動作大片紛紛染上中華風:國際特務在上海巷弄中追逐、西塘月色下傳情(電影《不可能的任務》第三集,Mission Impossible III,2006);藍色皮膚的納美人駕著飛天異禽,如夢似幻,翱翔於山林雲霧飄緲間,美景取自黃山與張家界(電影《阿凡達》,Avatar,2009);變形金剛在北京總部由「中國製造」,正反雙方大戰於青山古寺(電影《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2014);年輕女孩在臺北101高樓下遭劫持,意外獲得超能力(電影《露西》,Lucy,2014)。
中國崛起,不僅好萊塢將鏡頭深入中華,華人新聞也日益受重視。但新聞報導向來負面居多,中外皆然:環境汙染、間諜駭客、仿冒商品、黑心食品、香港示威、兩岸關係緊張;SNG車實況連線,海外華人媒體採訪移民文件造假、月子中心違法、富二代名車鬧事、中國豪客飆高美國房產、亞裔學生在大學擠掉其他種族名額。
中華文化號稱五千年悠久歷史,華人也自1850年前後開始移民美國,但美國主流對華人印象究竟如何?華裔除了是優秀學生、模範員工、引進功夫、分享美食,究竟對美國主流社會有何貢獻?又造成什麼影響?除了電影鏡頭、新聞報導,還有什麼方法能讓美國主流社會更加了解華人與中華文化?
▲賽珍珠所著的《大地》與林語堂的《京華煙雲》皆刻劃中國社會因戰亂動盪不安,也描述傳統社會對女性的百般壓抑。
故土故國
多年以來,許多華裔作者在美國文壇默默耕耘,不僅深入介紹中華文化,更揭開華人內心世界,引起跨族裔的讀者共鳴。
1931年,美籍宣教士之女賽珍珠(Pearl S. Buck)完成小說《大地》(The Good Earth),以淳樸厚實的筆風,述說農村夫婦王龍與阿蘭的一生。王龍與阿蘭珍愛土地,在饑荒、動亂中生兒育女,辛勤耕耘,累積財富,漸漸成為大地主。賽珍珠自襁褓時期就在中國長大,是第一位以小農視野、貼近中國土地脈搏寫作的西方作家,她也因本書贏得普立茲獎及諾貝爾文學獎。
1939年,林語堂經賽珍珠鼓勵,持續以英文創作小說《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由賽珍珠夫婦成立的出版社發行,描述三個北京家庭數十年間歷經戰亂、顛沛流離的過程。林語堂以此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可惜事隔多年,《京華煙雲》在現今美國主流社會已不聞名。
同樣生於十九世紀末,賽珍珠出自白人家庭,卻擁有豐富的中國經驗;林語堂旅美多年,能觀照中西觀點。兩位作者年紀相近,均在傳道人家庭中成長,多年為友,彼此鼓勵,源源不絕地自中華文化中尋找題材,著作等身。當時通訊不發達,他們的作品分別成為美國庶民一窺神祕中國的重要管道。《大地》、《京華煙雲》刻劃中國社會的動盪不安,也描述傳統社會對女性的百般壓抑,納妾、纏足、賤賣女兒等,使美國同情二戰時期的中國,更同情中國婦女。
▲2014年由總統歐巴馬手中接下「美國國家藝術獎」的《女勇士》作者湯婷婷。
母親的魂
1976年,湯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發表小說《女勇士—鬼影幢幢下的少女回憶》(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描述一位華裔少女站在家族回憶、中華歷史、傳奇故事與當代美國的交匯點,如女戰士般勇敢突破傳統與歧視等刻板印象的障礙。湯婷婷是華裔移民第二代在文壇創作的先驅,2014年由總統歐巴馬手中接下「美國國家藝術獎」,可謂實至名歸。
▲《女勇士》與《喜福會》不約而同討論母親與女兒間的愛恨情仇。
1989年,譚恩美(Amy Tan)創作小說《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奠定她在美國文壇的地位。《喜福會》探討四對母女因時代創傷、文化隔閡造成的誤解與傷害,也討論女兒們怎樣在美國社會中尋求認同,嘗試理解母親,走入母親的內心世界。與湯婷婷相似,譚恩美也是華裔第二代知名作家。《喜福會》充滿了戲劇張力,拍攝為電影後,譚恩美後來居上,比湯婷婷更更負盛名。
湯婷婷、譚恩美的父母在廿世紀中期移民美國,她們同為華裔移民第二代,均嫁入非亞裔家庭;她們親身經歷文化衝擊,能以西方的眼光與流暢的英文,深刻描繪身處兩種世界的對比。戰亂與壓抑女性的鬼魂隨著母親進入美國,深深折磨在種族歧視及不同文化下成長的女兒。
《女勇士》與《喜福會》不約而同探討華裔母親與女兒之間的愛恨情仇:女兒既愛母親,又恨那過時而格格不入的教養方式,在兩種文化與語言中尋求認同,試圖與母親和解,邁向自己的人生。譚恩美官網記載對她影響最大的,是父親的靈與母親的中國魂(The Holy Ghost of my father and the Chinese ghosts of my mother),這與《女勇士》副標題所謂的「鬼影幢幢下的少女回憶」不謀而合,兩位作者極欲掙脫的「魂」,正是那原生家庭、歷史文化所帶來的傷害。
▲《百年金山:我的美籍華人家族奮鬥史》詳盡描述華人勞工移民美國的辛酸血淚。
Break out of the cocoon
1995年,鄺麗莎(Lisa See)發表小說《百年金山:我的美籍華人家族奮鬥史》(On Gold Mountain: The One-Hundred-Year Odyssey of My Chinese-American Family)。這位僅有八分之一華裔血統的美國作家,詳盡考察家族與華人勞工移民歷史,以小說家的手法,敘述曾祖父鄺泗白手起家的艱辛,在飽受歧視及不公平待遇下創業,娶得白人妻子,一圓美國夢。
▲《虎媽戰歌》成書之際正當多元主義抬頭,華人文化和華語是入時的,作者充滿自信地介紹中式教育種種優點。
2011年,蔡美兒(Amy Chua)撰寫《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中式教育優劣頓時成為國際話題,支持與反對者各持己見。身為華裔第二代暨猶太媳婦,蔡美兒以中式教育為榮,企圖沿用相同的方法教育一對女兒。
▲2013年出版的《初來乍到》一書中,黃頤銘以華人罕見的喜劇手法,呈現華裔學子遭遇的文化衝擊。
2013年,黃頤銘(Eddie Huang)的作品《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 A Memoir),以華人罕見的喜劇手法,呈現華裔學子遭遇的文化衝擊。這位父母來自臺灣的華裔移民第二代樂觀開朗,不僅擁有成功的臺式餐館、主持美食節目,首次出版書籍,美國廣播公司(ABC)甚至購買版權,拍攝成第一個華裔喜劇節目。
這幾位作者的年紀、背景差距雖大,卻同樣以中華文化為榮,自信能以華人特殊的經驗與智慧來豐富美國文化。鄺麗莎完全是白人長相,不會中文,但始終書寫華人故事,在中國及華裔移民史中尋找題材。她近年幾部小說:《雪花與祕扇》(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2006)以《湖南女書》作為骨幹;《牡丹還魂記》(Peony in Love,2008)受《牡丹亭》一劇啟發;《中國娃娃》(China Dolls,2014)則描寫在舊金山夜總會討生活的華裔女子,創作靈感源源不絕。
《虎媽戰歌》成書之際正當多元主義抬頭,中國勢力崛起,第一代移民母親所代表的華人文化是入時的、華語是值得驕傲的。同樣論及母女關係,作者一改《女勇士》、《喜福會》等負面多於正面、悲傷多於歡樂、懷疑多於肯定的聲調,充滿自信地介紹中式教育的種種優點,認為培養頂尖人才唯有如此。
屬於千禧世代的作者黃頤銘,善用網路、熟悉媒體,接受過律師訓練的他卻勇於追求自我,在紐約開餐廳介紹臺灣美食。他沒有被歧視壓垮,可以健康地自我解嘲,在傳統沉重、嚴肅的華裔作品中,令人眼睛一亮。
不再沉默
2014年10月,《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以亞裔基督徒為題,作了《不再沉默》的一系列報導,認為「雖然亞裔在美國社會逐漸抬頭,但在福音派教會中仍屬弱勢,亞裔人士極少能在大會中擔任主要講員、贏得媒體注目,甚至成為基督教暢銷書作家。」
▲身為華裔移民第二代,陳恩藩牧師既是《瘋狂愛上神》等暢銷書作家,也是廣受愛戴的知名風趣講員。文化不是他的重點,神才是。
不過,陳恩藩牧師(Francis Chan)就是例外。身為華裔移民第二代的他,既是《瘋狂愛上神》(Crazy Love,2008,臺灣中國主日學協會)、《被遺忘的神》(Forgotten God,2009,臺灣中國主日學協會)、《破解地獄》(Erasing Hell,2011,香港浸信會出版社)等暢銷書作家,也是廣受愛戴的知名風趣講員。文化不是他的重點,神才是。
《今日基督教》同時指出,「亞裔基督徒正因為雙重文化的背景,具有特別的恩賜,可以接觸傳統教會接觸不到的群體。」陳恩藩牧師講道及寫作的重點從來不在移民或文化,但我們不妨設想,他是否因為文化衝擊,可以對信仰再三反思,提出主流牧師難以見到的盲點?是否因為經歷過歧視排擠,更能感同身受,特別體恤弱勢群體的需要?
一些美國亞裔基督徒曾在2013年聯署一封〈給福音派教會的公開信〉(An Open Letter to the Evangelical Church),呼籲美國福音派教會不要集體忽視,甚或無意中歧視亞裔會眾,信中也列舉幾項教會領袖或基督教出版社的不當之舉,而遭列名的個人或機構,也紛紛撤回書刊或公開道歉。這顯示教會群體的良性互動,以白種人盎格魯文化為主流的福音派教會,正虛心聆聽亞裔弟兄姊妹的心聲。
我的故事
後現代社會中,最廣為大眾接受的傳播媒介就是故事了,就連傳遞知識也不例外:學齡前幼兒跟著卡通人物凱蘭,在溫馨的劇情裡學中文(Ni Hao, Kai-Lan);為了挽回讀經人口,Zondervan出版社發行《故事聖經》(The Story,2011),把聖經改寫為前後連貫、一氣呵成的小說,成為近年廣受歡迎的主日學教材。這個時代彷彿回到遠古以前、圍繞著營火聽長輩說故事的年代,誰說得好,誰就能吸引眾人的眼光。
聖經本身就是許多屬靈偉人因自身經驗及神聖啟示,以各種聲調與「樂器」所譜成的一首華麗交響曲,少了任何一位作者,我們對神的認識就難以透徹。綜觀新舊約,不難發現一位又一位的屬靈偉人,對聽眾再三重述自己的見證,以及神在以色列中的作為。以故事述說神,本是基督信仰傳統。
教條令人食之無味,理論令人如坐針氈,在後現代社會尤其如此。華人基督徒能否按著信仰傳承,述說自己與家族的故事,數算生命中的恩典?我們能否創作精彩的故事,吸引下一代及其他族裔的眼光,讓他們迫不及待認識豐美的華人歷史文化,一聲聲叩問:「然後呢?」
穿鏡而入
《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續集─《愛麗絲鏡中奇遇記》(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中,愛麗絲告訴小貓咪:「要是你把咱們房門開大點,就會看到鏡子房間的通道。那條通道看起來跟咱們的一模一樣,可是,你要知道,再過去一點兒就完全不一樣了。」愛麗絲後來真的穿鏡探險,發現鏡子裡的天地是她完全無法想像的,跟原本熟悉的房間相比,除了擺設以外,沒有一樣相同。
當其他族裔好奇地從華裔小說作品的鏡子觀望,他們眼見的,跟華人真實世界究竟有幾分相似?當以盎格魯文化為主流的美國福音派教會敞開心聆聽時,誰來述說我們的故事?許多作家已經走在我們前面,以自己獨一的語調、獨特的視野,勇敢道出華人故事。他們誠心誠意、大聲疾呼,不畏批評,勇於引導話題,在主流社會爭取發言權,使福音事工有所進展。
當其他族裔在鏡子外觀望,你是否願意攜著他們的手,進入鏡中一窺究竟?但願華裔更受美國主流重視,在這多元的社會裡,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但願中華故事在美國文壇如旭日東昇,氣勢磅礡一幕幕上演,牽引其他族裔走進華人世界,紛紛讚歎(套用《變形金剛》的流行話):「你們真有深度!」(You are more than meets the eye!)
Author profile
Pan Xiaomei, MBA, accountant, internal auditor, computer auditor. He once traveled around the world for work and now lives in California, where he works in the energy industry and plans traditional and renewable energy configu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