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期
神国知行Kingdom Knowledge & Practice

小额贷款,大大助力

国际HOPE机构(HOPE International)专访1990年代苏联瓦解后, …

▲從12筆小額貸款開始,創始人羅傑夫(左)帶領國際HOPE機構,進入
需要幫助的地區,扶持、建造一個個的生命(下圖為贊比亞的「神真美
好」儲蓄小組)。

1990年代苏联瓦解后, 住在美国宾州兰卡斯特(Lancaster, PA)的建筑商罗杰夫(Jeff Rutt),和教会一起,带着满满集装箱的衣服、食物、医疗用品,来到萧条的乌克兰札波罗热(Zaporizhzhia, Ukraine), 想要帮助生活于高通膨、高失业率中的人民。几次之后,当地牧师严肃地告诉罗杰夫:「我们需要的并非施予,而是扶助。」

从美国运来的物资,的确纾解人民的匮乏,却同时养成依赖性。更何况本地商家怎能和这些免费物品竞争?原意良善的济助,反倒使得当地经济更加衰退。

经过一番研究,罗杰夫尝试另一种慈惠渠道:不再是施予免费的财物(handouts),而是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商业资金,助他们一臂之力(hand up);缺乏中的人得到的,不再仅是有形的财物济助,而是尊严的对待,以及发挥才干的机会。

从在乌克兰的12笔小额贷款开始,国际HOPE机构(以下简称HOPE)于1997年成立。历经逾廿载的发展,已广及中南美、东欧、非洲、南亚;事工内容也延伸出信贷、储蓄、经营、门徒的四支柱。

HOPE创始人罗杰夫「爱邻舍」的信念是:与接受帮助的人同理;你想要怎样接受帮助,就这样帮助人。现任会长古保罗(Paul Greer)强调,人需要看见自己手中所有,包括梦想、社群关系,以及特长。 HOPE只是成为他们的伙伴,从与接受帮助者同工的关系中,协力荣耀主。

国际HOPE机构已是小额贷款模型的典范,以门徒训练、经营培训、储蓄小组、小额贷款四根支柱,寻求个人、社会、物质、灵命的整全成长。 这样的方法是经商还是慈惠?如何维持、运作?带来何种影响?以下是本刊在位于兰卡斯特的HOPE总部,对小额贷款部门资深经理(Senior Director of Microfinance Programs)柯弥迦的专访。

把资源用在对的地方

KRC:小额贷款行之多年,虽用意良好,仍遭错用、滥用。 HOPE采取什么方式,来确保借贷的客户把钱用在原先设定的用途上?借贷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事工的宗旨为荣耀神,小额贷款是宣扬福音的工具,帮助人经营生意,供应生活所需。在这样的架构下建立伙伴关系,而非只是债权人、债务人的关系;目的不在于获利,而愿意持续投资在人的身上,这也是HOPE领受的呼召。

我们会向客户提供所有资讯,保持透明度,为的是保护这些原本容易落入高利贷业者剥削的人。做法是除了借贷,还有储蓄小组,让客户有个安全的地方存钱。透过这样的小社群,让参与者彼此问责,也在这样的群体间培训门徒。

然而现实中的确有欠债不还的情况。我们有义务尽最大努力,事先评估借贷人和他们的经营计画,不会放款给无法偿还的人。真有欠债不还的情况发生时,相信这也会是我们传福音的机会,实践以圣经原则待人。第一步是以尊重的态度提醒他们承诺的责任,接下来和他们一起制定可行的还款时间表,给予充分的机会。要是客户依然不履行还款,很遗憾地,HOPE身为机构,也要负责地终止和他们的财务往来,不再放款给这样的借贷人。我们仍继续祷告,期待他们能胜过种种挑战。

KRC:HOPE本身是非营利机构,如何使用贷款的利息所得?

:HOPE致力于自给自足、永续经营,不单依靠奉献。我们设立一些机制,目的是为有需要的人持久提供资源,不受奉献数字波动的影响。

贷款的利息收入用于支付机构的人事经费,确保事工运转、发展,也成为贷款的基金,留在当地协助经济发展。若还有余裕,便寻找下一个需要HOPE服务的地区,继续助与有需要的人一臂之力。

我们愿意看到的,是回收营利再投资的力量,为当地带来持久的影响,而不是把利润带回美国总部。

看见真正的需要

KRC:HOPE事工如何决定在何处设立据点?

:我们首先从能得到金融服务的比例,或是有银行户头的比例,找较少得到帮助的地区。我们也看能否在社区里活出福音,在较少听到福音之处发光。

另一重要考量,是当地教会是否强健,因为事工的储蓄小组要透过教会运作。我们也是透过和教会的伙伴关系,找到有宣教心志的同工,认同企业经营对本地发展的价值,协助事工在本地的发展。

自创立以来,HOPE已经装备了超过13,000家教会;机构是以培训和同行,装备当地教会。一位同工曾说,我们的角色是要让基督的新妇看来更美丽。那么要如何从小额贷款、储蓄来装备教会,使之成长?

设立据点之前,我们会先与宗派领袖对谈。以卢安达为例,HOPE在当地的开展,始于圣公会的邀请,协助他们实现以储蓄为事工模型的梦想。与当地教会的协力,是HOPE能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确保和教会是平等的伙伴关系,为了国度和福音,互为同工,彼此激励。当然也曾遇过教会「伸手」,要我们为这个那个「奉献」。 HOPE阐明且立下界线—事工是为了帮助人做生意,教导储蓄。我们和教会也签署正式协议,让双方都清楚各自的责任。

KRC:经营生意本就不容易,何况HOPE事工所服事的地区,很多原本经济环境就具挑战。 HOPE在这方面对借贷客户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

:是的,在开发中国家,要有稳定的水、电、交通这些基本设施,都已是挑战。我们做的,是什至在贷款前,便为创业者提供以圣经真理为原则的经营培训,让他们认识HOPE这个机构,认识贷款的意义,及什么才是好好做生意。这些只是原则,而非针对性的指导;我们不会告诉客户卖什么产品,在哪里开店。当这些企业家对经营的生意有自己的想法,能让他们有主人意识。

培訓教材的主題包括:甚麼是好的顧客服務;如何讓你的產品在當地市場脫穎而出;怎樣把生意和生活的支出分開來。HOPE也看到同儕相互影響的價值和果效。我們會聚集一些在各自領域有傑出發展的客戶,由他們分享:如何善待員工,如何處理稅務,如何讓經營生意成為神國度的服事。

HOPE在大城小鄉都有據點,相信小生意能創造就業機會。我們鼓勵客戶,看看社區裡哪種生意興旺。客戶間也相互幫助,有人做海產批發,有人做零售。當彼此建立關係,經營上就能合作,相得益彰。

人是最大的資源

KRC:事工發展至今已逾廿載,有甚麼學習?目前遇到何種挑戰?

:挑戰很多,然而從客戶身上看到的堅韌、創意,以及對社區的慷慨,給我們很大的激勵。HOPE這個機構能走到今天,是因為找對了同工;無論是在蘭卡斯特總部的管理階層,或是在偏鄉與客戶實際接觸的信貸員,最重要的是分享HOPE的異象和使命,對資源較貧乏的人懷有服事熱情。

此外身為全球性機構,風險和品質管理也一樣重要,我們要確保不因為了擴展,忽略以基督為中心的核心使命。

過去幾年,因為疫情的封城、封市,造成許多客戶的營利損失。我們以彈性、創意的方式陪伴、支持他們。

目前的高通膨影響日常開銷,我們也透過提高信貸額度,讓客戶有能力購買材料、設備,或是協助找到不同的供應商,讓產品價格更具競爭力。

而武力衝突、政治不穩定,也帶來很大的挑戰。俄烏戰爭爆發後,我們看到烏克蘭人民的耐力和毅力,我們繼續放款,好讓商業活動得以繼續。海地則是另一個飽經動盪的國家。HOPE的儲蓄小組透過與當地教會合作,協助人民。

KRC:請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故事

:在盧旺達的多娜提(Nyiraminani Donathe),2011年第一次從HOPE取得15萬盧旺達幣(約150美元)的貸款,在街頭開了個小雜貨店,賣鹽、米、豆子。現在她除了做米、油、糖等日用品的批發,還經營一家餐館,也擁有六棟出租房。這些生意不僅足夠維持自己家人生計,還雇用了七名員工。疫情期間,她為社區提供交通工具、食物,作為反饋。

在菲律賓的喬妃(Jovelee Maala),來到HOPE的事工夥伴社區轉化中心(Center for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CCT),在這裡遇見主。此後她從每週1.81美元開始學習儲蓄,並拿到第一筆72美元的貸款,擴張販賣廢棄物的生意,且在多處開設分店。

喬妃貨品來源的廢棄物處理中心因土石流關閉,使得她必須關掉一家店。疫情期間,所有的生意停擺。因著從CCT學到的經營知識,她尋找新機會,開始奶茶生意。如今她不僅能無負擔地送孩子上學,照顧親人,還為上百人提供就業機會,並協助教會建堂和外展。

她說,HOPE和CCT帶來財務上的成功,然而她生命的至寶是耶穌基督。在烏克蘭的安天(Artem)利用貸款開了家餐館。俄烏戰爭後,他有心服事流離失所的人。目前他的24名員工中,約有一半是因戰亂必須離開家園的人。

這幾位原本只是小商人,卻願意回饋社區,服事國度,給我很大的啟發。

KRC:基督徒和教會要如何投資在類似HOPE的慈惠機構?

:HOPE設計了一些課程,幫助個別基督徒或教會認識並體驗借貸客戶的處境(請參考網頁 https://www.hopeinternational.org/take-action)。若神感動,除了金錢奉獻,還能以才幹服務社區。

小額貸款以獨特方式,傳遞管家理念,結合使萬民成為主門徒的大使命,以及愛上帝、愛鄰舍的大誡命。HOPE做的是慈惠也是宣教,在放款時也傳講真理。我們相信能有效對人傳遞的福音使者,很多時候就是當地人;他們的生命改變,便是最好的見證。盼望讀者考慮參與,擴展奉獻的影響力。

從國際HOPE機構發展的過程和客戶的故事,得以見證:「人」是最大的資源。當人使用神所給的恩賜、創意,就能為人、為社群、為國度,發揮影響力。

更多認識並實際參與,請上網站 https://www.hopeinternational.org/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