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66
Kingdom Stewardship

A brief discussion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個性顯於花錢習慣

在生活中,我們會用甚麼字詞來形容一個人?除了高、矮、胖、瘦、漂亮、強壯等等來形容外表,我們也會說,這人很大方、小氣、吝嗇、節儉、精打細算、愛計較等等。原來,個人使用金錢的方式與態度也能成為個性的形容詞。

使用金錢的態度與方式,代表著個人對生命的價值觀、行事為人,與品格。更在不知不覺中,決定要不要與對方成為好朋友。

歷代志上29章11節說:「耶和華!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祢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祢的,國度也是祢的,並且祢為至高,為萬有之首。」從經文中可以明白,所有一切都是神的。大多數教會教導奉獻收入的十分之一,卻鮮少提到另外的十分之九如何使用?然而,這十分之九不也屬於神?

疫情下的理財覺醒

從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爆發至今,許多人的財務受到大幅影響,更多人收入減少,甚至失去工作、陷入財務危機。臺灣防疫控制相較其他國家嚴謹,全世界仍有許多國家疫情非常嚴重,經濟上造成嚴峻衝擊,個人與家庭財務狀況受到嚴重的損失及傷害!

疫情使得許多人意識到,過去使用金錢並沒有完全執行良好的管理。當災難臨到地上時,沒有依照真理教導積蓄寶物膏油,實際生活中缺乏足夠的存款,甚至沒有存款,如經上所說的隨得來隨吞下(參考箴言21:20)。在危機狀況中或環境改變時,毫無招架與應變的能力!因此,聖經理財原則是迫切的必修課。

因防疫隔離,讓我們回歸家庭,因此凸顯家庭、婚姻、親子關係與金錢使用習慣等等挑戰。神讓我們趁這段時間重新檢視生命、生活是否真是合乎祂的心意。

透過疫情,讓我們靜思:疫情對我和家人有哪方面的影響?要提醒我甚麼?要我調整甚麼?抑或要我學習甚麼?

報導中的警報

筆者最近常被問到:我現在收入減少,有一點錢,可以投資嗎?在家動動手指就能賺錢?要如何創造被動收入?現在投資甚麼最好?要投資多少?哪個獲利最高?是股票或是基金?還有關於全球瘋迷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等的問題。

回答以上這些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以下的報導。

2020年10月30日《今周刊》報導臺灣儲蓄水位拉警報!臺灣金融研訓院於2020年10月30日發布首份金融生活調查報告 1 ,調查顯示全臺竟有高達三成的民眾存款低於50,000元,其中完全沒有儲蓄者比例達16.6%。此份調查歷經逾半年的規劃及全國性電話訪查,訪查範圍涵蓋臺、澎、金、馬共22縣市,總計有22,061位受訪者。

2020年10月31日《遠見》網上雜誌報導 2 :臺灣人很會儲蓄嗎?這迷思要被打破了!根據金融研訓院最新調查,臺灣民眾有近兩成一週內十萬元都籌不出來,47%的家庭入不敷出。但另外兩成七的民眾存款達75萬元以上,自認充足。這顯示儲蓄的兩極化—有錢人很愛存錢,窮人則根本存不住錢。在應對緊急財務風險方面,那些無法在一週內緊急籌到十萬元的民眾,連向親朋好友借錢都無法;另外15.5%連支應生活都有困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表示,這些民眾在面臨突發狀況,例如突然失業、疾病、或意外等衝擊時,缺乏足夠的緩衝應對與恢復能力。

報導顯示,疫情造成許多家庭陷入更深的經濟困境與無助,甚至因為沒有存款,導致失去對未來生命與生活的盼望與信心。不僅如此,似是而非的論述隨處可見;銀行、投信、投顧等機構,在社群媒體上大量注入廣告,鼓勵民眾借錢投資,甚至打出「富人都是債台高築」、「會負債的人有富人思維」等與聖經教導完全背道而馳的觀念,鼓勵大眾借錢投資、用錢滾錢、拿別人的錢來賺錢、快速累積財富、創造被動收入⋯⋯!其中不乏弟兄姊妹因此失去僅有的存款,甚至負債。

理財始於平日

不是在危機中才要理財;理財的原則始於平日。以下是六點提醒:

1.  存錢真的很重要;
2.  身上有現金真的很重要;
3.  財務規劃的變現能力真的很重要;
4.  錢花出去了,不見得再賺得回來;
5.  如果還有負債,更不能去投資;
6.  增加收入很重要;平常就要做預備,提升自己就業與競爭能力。

▲理財始於平日,如同天晴時就把傘預備好。

如何為目前財務狀況做「健康檢查」?以下是六點鼓勵:

1.  我是否有養成記帳、存錢的好習慣;
2.  我們每個人都不同,必須依照自己家庭家族檢視財務狀況;
3.  若有負債,負債有多少;
4.  我是否看似樣樣都有,卻是樣樣負債;
5.  若收入原本就不夠用,務必檢視為甚麼不夠用,要如何增加收入;
6.  如果緊急預備金都不夠,千萬不能去投資。

只要願意,我們都可以學習聰明理財術。以下是六個步驟:

1.  奉獻─奉獻不是需要,不是想要,切記是必要;

2.  存錢─尤其是3-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
3.  省錢─有時候省錢就是賺錢;
4.  更加精打細算各項花費與開銷;
5.  若有負債,一定要有還債計畫,且盡快還清債務;
6.  檢視工作與收入。

請謹慎檢視每個花費與支出,是「需要」還是「想要」?從現在開始,還要多加一個「必要」;疫情期間,若非「必要」,盡量少花費。

疫情期間如何為神聰明理財,以下是五點建議:

1.  先把錢守好;
2.  不要心軟任意投資、尤其年長者,一定要清楚、明辨;
3.  千萬不要亂投資,尤其不要相信短期、高獲利的投資;
4.  真實面對現況,做好安全財務規劃;
5.  若有更多財富,請提早規劃奉獻在教會與神國度事工。

馬太福音25章裡主耶穌所說的才幹比喻中,主人如此稱讚、託付僕人:"Well, you good and faithful servant, you have been faithful over a few things, but I will put you in charge of many things; come in and enjoy the joy of your master."真心祝福各位讀者為神成為忠心、良善,又有見識的管家。無論全球疫情如何演變,一生都能以合乎聖經原則的財務規劃,享受金錢與財富;透過金錢使用與奉獻,祝福自己、家人,與更多人,來榮耀上帝。


Note:
1.  臺灣金融研訓院報導,請參閱https://web.tabf.org.tw/if/materialDetail?catId=3.
2.  《遠見》網上雜誌報導,請參閱https://www.gvm.com.tw/article/75489.


Pan Huating, Chairman of Taiwan Rural Disadvantaged Care, Development and Mutual Aid Cooperation Association, General Manager of Gabriel International Wealth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Founder of Gabriel Saint Financial Team, and CEO of Aetna Insurance Brokers Co., Ltd. He ha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planner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or certificates, and is a teacher at the Chinese Boaz Association Jos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He loves life and devotes himself wholeheartedly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gospel ministries, serving the disadvantaged in rural areas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s. He also participates in the ministry of entrepreneurs to achieve the kingdom's enterprises and the Great Commission, and uses his life to influence lives.